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一看到书名,我就对号入座了。这不就是说的我吗?
成为骨干教师之后,开始止步不前了,原因在于,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走出去听课,不再是认真倾听、欣赏学习的态度,而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或者认为“不过如此”,以彰显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和做法的先进;对待学生,我会以“过来人”自居,以保证优质教学效果为圭臬,采取“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做法,并自豪于“以前的学生就是这么教都成功了”,进而不再倾听学生的想法,导致课堂充满了自己响亮的“独奏”声音;以年纪大为借口,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挑战,平淡是真、得过目过的慵懒平庸思想开始作祟,聊且将就以此安身立命……
如今的我已步入中年。在四十不惑这个点上,其实是进入一个新的人生境界的开始。常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啦,没有好好地陪陪父母陪陪孩子,没有更细致地潜心于教学,也没有好好地放纵自己;常常深感记忆力衰退力不从心,常常羡慕别人文采好技术好专业素养好却再也学不来……人到中年,是一种无奈!于丹说,人到中年是离自己最远的时候。因为年轻的时候可以随性,年老的时候可以宁静,只有中年,那是一种担当。真真正正的“上有老、下有小”。也许我不再会像小年轻们那样敢拼敢搏,但我有担当,我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栖身在三尺讲台上,真正的幸福到底在哪里?说穿了,应该是一份职业自豪,应该是自我专业成长的自豪,应该是悦纳自我身心、自我身心愉悦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