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读书笔记,读课堂密码有感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胡双     来源:原创

  暑假时,阅读周彬博士的《课堂密码》一书时,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周彬博士在书中用语浅显直白,讲理深入浅出,逻辑严谨细致。课堂密码在他的解读下显得尤为简单直白,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启示良多:

  一、课堂因联合而有效

  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一般的教研活动往往以公开课听课评课为主,这样的教研活动对教学的提升是有局限的,公开课经常的教师也未必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率的教学。所谓孤树难成林,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课堂教学就要注意纵向串联和横向并联。所谓纵向串联,就是教师要致力于把系统化的知识拆解成若干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把知识点系统化地联系起来,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所谓横向并联是指,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学科不是孤立的,应综合考虑多种学科影响。

  二、教学既要致力于知识储存又要关注知识的提取

  现在的初中学生必须要经历中考,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的好,还要让学生考得好。若要学生考得好,那么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储存知识,又要让学生能够提取知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在储存学科知识时要逻辑清晰,既能够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又能够让他们提取出来的学科知识为他人所理解。

  三、课堂结构=学科深度*学科广度

  学科深度即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上要有深度,这个深度并不是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的内容上要艰深,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深刻,深入浅出地解释学科知识,让学生学得有趣。

  学科教师的知识背景是专业出身,比如数学教师出身数学系。但是学生并不是学习特定专业的学生,初中学生要学习多门学科,中考考察的是综合的成绩。所以专业的学科教师教业余的学生,就要先走教育广度的道路,因为教育广度是教师推进专业深度的前提和手段。

  因此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学科深度和教育广度的均衡配置,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四、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习接受度

  要让课堂教学有效,既需要教师的努力,又需要学生的参与,两者是协同合作。课堂效率等于教学进度与学习接受度的乘积,在固定的40钟课堂里,两个因数都最大的时候,乘积最大。所以,在教师和学生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互相照顾对方进度,将过量的教学进度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才是最佳选择。

  以上是我阅读《课堂密码》的第一部分:打造有效课堂的一点阅读收获。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实践,多多反思,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