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0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黄婷君     来源:原创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下面针对这节课的效果,我做一下简单的自评:

第一,以趣导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导入时,用一首《动物乐园》的儿歌,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引导进入动物王国的情境。然后用看身体一部分猜动物,让学生找出有什么动物来迎接大家,当学生完整地说出时,我相机用有趣的语言“孩子们这么会学习,这些动物来到了我们教室,和我们交朋友了”,随机把六种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在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时,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二,生字教学扎实。从猜尾巴引出“尾巴”两个生字,出示古文字,找出代表尾巴的笔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小动物的名字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了解“子”的轻声读法,还有这些注意一些后鼻音的字。讲到“伞”,让学生对比看看字和物的相通点,这样能更好地记住字形。还有在田字格中示范指导本课的两个重点字“长,把”,“长”是含有新笔画“竖提”,“把”是含有新偏旁。讲解的同时让同学们在拼写本上写出这两个字,达到了巩固,复习的目的。 

第三,趣味朗读。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我才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回顾文章内容,让同学们找出都有谁参加了比尾巴大赛时,采用的是自由朗读;有感情地读出问句的形式,采用的是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小组间对读;最有趣的是让同学们拍手读,激发了孩子们朗读的兴趣,很快记住了诗歌的内容。

不足之处:

第一,设计环节过多,造成时间不够。为了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熟练程度,我不仅把六种动物的名字做成了卡片,让他们贴在黑板上看,同时还把这些动物的特点“长,短,伞,弯,扁,最好看”等制作成了卡片,再加上贴六种动物的卡片,这些时间没有进行很好的统筹安排。

第二,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把握不足。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设计了很多有趣的环节,包括一些有趣的过渡语,特别是让孩子们通过拍手歌的形式,熟练课文的内容。课堂气氛活了,但没想到“收”时,费了一些周折,也浪费了一些时间,没能对这节课做个很好的收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