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一起读《世界上最奇怪的动物》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吴阳
本月,我们班漂流的图书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动物》,按照惯例,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起来。这本书内容比较简单,但非常有趣。作家洛塔·奥尔松著写的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只大食蚁兽和一只睡鼠的对话。大食蚁兽因为总是被说成是外形奇特的动物而感到困惑:难道我真的长得那么奇怪?睡鼠为他想出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举行一场最奇怪动物的竞赛!他们很快收到了大批附有照片的信件,包括刺猬、蚂蚁、鸭嘴兽、蜉蝣、中国冠毛犬……这个世界上哪些动物称得上是奇怪的?他们的奇怪之处在哪里?谁又是最终的冠军?
带着这系列问题,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阅读旅程。其实,在第二天,已经有很多孩子告诉我,已经看完这本书了。但是对于书中的细节还不能够精准地把握,所以我提醒孩子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快速读过一遍之后,还需要对文中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内涵意义等进行深入地解读,把书读到心里去,为接下来的阅读大比拼做好全面的准备。
其实,我觉得要让阅读有成效,我们要引导孩子做的,不仅仅是读,还需要开展一系列校内外的活动使阅读更有意义。比如,我们可以进行读书卡制作活动,把书中精彩的语段和读书的感悟记录下来;可以为书中人物设计形象,为他设计自我介绍的话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解读书中人物;我们可以进行阅读大闯关,对书中的常识性知识、科学性知识以闯关形式进行测验,让阅读真正读到记忆深处;我们还可以开展结合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像21天阅读打卡计划,都是很有实行价值的。结合社区,学校,开展校园故事会,校区故事汇,结合表演,让阅读的意义扩大化,让孩子阅读的欲望更加强烈。
我始终觉得,行走在阅读的路上,不管快慢,不管多少,你总会有收获。在同伴的相互促进下,在师长的正确引领下,在亲人的温馨陪伴中,每一个人都在的阅读的海洋中汲取知识,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