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看见书名,就觉得自己应该去认真读一读张文质老师的这本书,它是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沉重的忧思,读着读着,自己的心也随之沉重起来。我想,张老师之所以以如此沉重的笔触来描述当下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大抵是因为对教育有着太理想化的追求,所谓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因是如此。当然,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脚踏实地地去做。正如张老师所说“我们无法改变世界,那我们就更要改变自己;我们无法改变自己,那我们就试着调整处人处己地方式,总之,生命还是有很大的张力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问题要思考,小事情要去实践。要从我们能够改变的地方去尝试。”
教育上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如张老师那样站得高看得远,不能思考得那么深那么透,但也要经常思考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虽然我们没法改变什么,但是,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从张文质老师的书中,我深有感悟的是:一、教师写文章,真的要下两个功夫。首先,要多读一点书。硬着头皮挤出一些时间多读书,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其次要硬写。先把自己放低一点,下一点苦功夫、笨功夫。二、我相信,小的才真正是好的,才真正是美的,才真正是人性的。张老师在书中还提到:“孩子不需要担心,而需要关心。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我想,这正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并改变的对孩子的态度和方式,真正的放低自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心理解他们,与他们分享快乐,分担苦恼,真正地从内心去疼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