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要重视学校仪式,学校仪式是一种文化,渗透着学校的整体风貌。是的,学校是一个充满仪式行为和活动的地方,如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等。仪式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一种行为的约束,其承载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育人价值。
“与平常日子不同”,这就是仪式感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学校一些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要传达的内容。如,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要提前布置教室,通过独特的构思和设计,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与平常日子不同”。这样的精心策划的开学第一课,要比开学检查作业的第一课好多了。就像升旗仪式是每周一的常规活动。因为是常规活动,时间长了,组织者就会心不在焉,产生了应付心理,程序能简则简,把本来神圣、庄重的仪式也变成了有些随意。于是总辅导员们就思考、创新,通过一些活动让升旗仪式变得特别起来:每月由各班推荐升旗手、护旗手,推选思想表现、文明礼貌、学习刻苦、助人为乐等各方面表现突出或某方面特别出色的学生担任,并在升旗仪式上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或由本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策划各类活动;国旗下演讲也邀请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校友参加等等。这样的升旗仪式不仅有激励性,而且意义更加丰满,能够增强教育叠加效应。
仪式感不仅仅止于举动,它有着某样东西赋予某种超过本身功能价值的意义。仪式感越强,人们的心灵成长就越快。譬如,学校成人礼的过程越庄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心智就会越快转变和成熟;颁奖礼的流程越隆重,学生的获得感就会越强烈。除了常规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许多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仪式,学校都会精心设计,增强活动的仪式感。例如:在学校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等活动中,策划爱心捐赠仪式,以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学校日常开展的体育周、艺术周等特色活动都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以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感知与认同。各种仪式的策划与组织,让学生在学校时刻都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经常经历一种情感的体验,这或许就是润物于无声。
仪式作为一种经历,其承载和蕴含的情感丰富多样。学生们在仪式中锻炼着自己的内省认知能力和人际洞察能力,进而获得全面而真切的情感体验。仪式感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安全感、秩序感、归属感、神圣感,也让学生学会了秩序、规则、纪律与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