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各科的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带着一份对教育的热忱, 我也加入了对该问题的思考中,也尝试着在了解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希望籍此能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希望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有着一个公平的发展机会。
趁着这几天的空闲,仔细地阅读了《有特殊需要的脑和学习》这一书,再一次重新认识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所造成了学习困难学生。再一次的对学习困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社会高度文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给人类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类在宽容地彼此接受趋向地球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严格意义上讲,每个儿童都和别人不一样,都具有其特殊性。儿童的这些差异性也不多不少地影响着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与学习。由于先天或者是后天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已经开始逐渐地出现了一批的智力没有问题但是却学习成绩却并不理想的学生,或者是在学习方面有着一定的障碍的学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学习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生物学、语音心理认知和成长环境等多个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父母家教不当和家庭环境不良是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极易造成儿童心理不平衡以及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这都足以影响到儿童的思维方式、情绪活动和注意力等,最终造成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后, 学校对其影响将会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一部分家庭的作用,如果老师对那些学习自觉性不强、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产生歧视态度,就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并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和厌学情绪,长久的恶性循环将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这些因素或者身为教师的我们已经无从改变了,但是看了《有特殊需要的脑和学习》后,我们不觉可以发现,我们依然还有很多可以为学生做的事情。在该书中还特别指出了一些参考策略, 作为老师我们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该注意一些什么东西呢?在书中给予了很多的建议。同时该书中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学生的注意障碍,或者可能说我们的学生当中没有存在注意力障碍的。但是如果我们留心我们自己的课堂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很多的学困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都是涣散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可以好好的阅读一下这本书,或者我们可以从书上感悟一些东西,了解一些方法。不管是是什么样的方法,其实往往支配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
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们他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觉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困生转变成为“不学就困”的好学生。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改变这个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在该书中值得我们细细去体味的内容还有很多, 或者在接下来的空闲时间里我依然会好好地将其重新阅读一遍,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也当是为了了解我们自己,了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