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的兴起,为精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常州市“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在各区的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纷纷展开。横山桥中心小学张丽老师也踊跃报名,最后脱颖而出。 2020年10月23号下午,经开区各小学教育信息化负责人及数学老师们聚集在横小的录播室,开展相关的主题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分二个板块。第一板块,张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 张老师利用尚学软件制作课件,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课一开始对前测抛硬币游戏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感受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接着,根据活动要求放手让学生开展摸球、摸牌实验,并将结果上传给教师端,张老师利用实验结果纵向、横向进行剖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身边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育大数据使得学生行为、学习状态、学习结果等各类教育信息成为可捕捉、可量化、可传递的数字存在。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了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最后融入精准的练习,把学生练习的数据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学习平台上,张教师选择那些解答错误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让他们说说想法,暴露不足,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从而突破难点。张老师很好的诠释了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听课的老师佩服之极,纷纷赞叹。 第二板块:常州市经开区教研室魏忠主任结合主题解释了什么叫“精准教学”,明白了精准教学就是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一系列的工具收集数据,数据收集的效率比较高,再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精准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课堂的效率。听了魏主任的一席话,让我们对精准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深的理解。 这次教研活动,虽然只有2个小时,但是来参加活动的老师肯定收获满满,打开了大家的眼界,原来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可以这样来上。 大数据的兴起,将数据价值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大数据激发的教育改革中,以测量、记录数据为基础的精准教学也悄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利用智能工具可以使学生过程性学习可视化,也可以提高数据采集频率,进而提升精准教学的流畅度,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堂,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大胆尝试。 (横山桥中心小学通讯组 撰稿:蒋文 摄影:赵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