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小感
周晓霞
阴雨绵绵的午后,我有幸聆听了燕湖小学的副校长彭峰老师带来的一堂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课。他朴实精准、幽默诙谐的话语逗得老师、同学频频发出赞许的笑声;他细致入微、不遗余力的朗读指导让孩子们读得韵味十足;他扎实有效、注重书写的字词教学让我们佩服有加……尤其是他的朗读指导,层层深入,非常到位。
彭校长说,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孩子们理解了字词、短语和句子,孩子们自然会在短语之间停顿,读出句子的韵味。反过来,朗读也是孩子们语感的体现。朗读好了,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上,当彭老师发现孩子们读老屋说的话是精神饱满、语调轻快时,他适时地提醒孩子们老屋已经多少岁了?孩子们恍然大悟,一百多岁的老屋已经历经沧桑,十分年迈,说起话来也应该是慢条斯理、没有力气了。这时,他再请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老屋说的话,孩子们一下子抓住了精髓,读出了沧桑、年老的味道。此外,彭老师带领孩子关注句子中的标点符号。通过对比朗读“等等,老屋!”和“等等老屋!”,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逗号在句子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每一个标点符号,读好停顿。简单的两处指点,便道明了朗读文本的两大关键:关注人物特点和情感,读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关注标点符号,读好停顿,读通句子。确实,要想真正教好学生的朗读,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一定是像彭老师这样每节课不遗余力地让孩子充分地读,提醒孩子关注重点字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
我想,长期在低年级教学的我更应该向彭校多多学习,关注能体现语文品质的重点字词,引导孩子深入理解,不仅要读好句子和标点符号的停顿,更要做文本最好的朗读者,感受文本最美的遣词造句,化作自己一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