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20十二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洪涛     来源:原创

  (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美术能力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高的鉴赏能力可以为学生后续的艺术作品赏析和美术知识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情景戏剧,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以我校青年教师胡教师为例,胡教师是我校今年引进的美术人才,负责低年级学段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工作。胡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他所教班级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开展美术学习,不是因为不重视美术课堂,而是因为鉴赏能力不够,对教师讲述的美术作品,理解不够深刻,自然不能有序开展美术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胡老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了情景戏剧。例如在讲述《形形色色的人》这一课时,胡老师首先让学生们对自己、对同学、对周边的人进行观察,仔细分析自己见过的人的样子和特点,并且运用画笔描述出来。同时,胡老师又给学生展示了优秀作品示例(见图一),让学生进行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胡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明白美术作品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作品中的构图、颜色和线条,还在于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学生们都能准确描述出自己作品中包含的特点,也能概括出他人作品中的鲜明特点。胡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时,会首先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特点,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让学生快速融入美术课堂

  美术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严格,控堂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很多小学生对美术都不够重视,认为美术课堂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很多美术教师都没有足够的能力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配合教师进行美术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情景戏剧方式,可以最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美术课堂。

  以我校美术教师是教师为例,是老师是我校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教学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在新换班级后,她发现新班级对于她原来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应。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更多地是做其他科目练习题,甚至睡觉,需要是教师花费很大精力,学生才会融入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

  针对这一问题,是老师在美术课堂中运用了情景戏剧的方法。比如在《我设计的服饰》这一课程中,是老师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设计图比赛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图纸运用材料制作出服装,再在班级中走秀。学生们都十分积极,在自己的服装设计图中融入了自己的知识和见闻,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对于这一活动也十分认同,在适度的范围内对学生提供了帮助。在走秀中,学生互相交流了经验,美术审美能力和手动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美术的兴趣也更加深厚。

  经过是老师的努力,现在是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对于美术课堂十分期待,都好奇是老师会带来什么样的情景戏剧模式来开展美术教学。学生也都积极配合,希望能参与进是教师开展的情境教学中。现在,该班级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仅可以快速融入课堂,还能做好是教师布置的美术作业,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美术能力。

  (三)帮助教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

  美术是自由的、丰富的,美术课堂也应当如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情景戏剧,可以帮助教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让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以我校为例,在将情景戏剧运用到美术课堂中之前,我校教师的美术课堂是比较枯燥的。根据笔者调查,我校的很多学生之所以对美术提不起兴趣,也是因为美术课堂过于枯燥,学生没有欲望进行美术科目的学习。在将情景戏剧运用到美术课堂这一教学方法在我校风靡之后,我校的美术教师纷纷展开行动。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出适合自己的将情景戏剧运用到美术教学中的方式。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带领学生运用语言对情景戏剧进行表达,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内容;肢体表现力好的教师,带领学生运用肢体对情景戏剧进行表达,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内容;有一定的统筹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可以运用剧本创设法对情景戏剧进行表达,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内容。

  经过各位美术教师的努力,当下我校的美术教研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不仅能满足日常应用需要,也能为以后的美术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家长来说,很多家长对于学校的美术教学其实是没有信心的。有美术教育需求的家长,更愿意将学生送至美术培训机构进行美术学习。在将情景戏剧运用到美术课堂之后,我校的家长对我校的美术教学更加信任,促进了良好和谐的家校关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