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长期以来,横小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学校的内涵建设逐渐丰盈,教师专业成长稳步前进;为布局“十四五”课题研究,促使我校教师继续进入真研究、真实践的职业生长状态,11月12日上午,横山桥中心小学举行“十四五”课题申报指导论证会,本次活动邀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龚国胜主任、王俊博士及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何运耿主任莅临指导。 学科全覆盖 研究有宽度 对于“十四五”课题选题,横小继续着眼于课堂教学改革,着手于转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前期,申报者深入进行了扎实的文献研究,组织骨干教师沙龙研讨,数易其稿形成了研究方案。有骨干教师朱瑾负责的关于“群文阅读中进行随文练笔”的语文学科课题,有蒋文教导领衔的“深度学习视域下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有王莉萍教导执笔的“小学英语‘读者剧场’教学实践研究”,还有涉及全学科教学由教科室沈安姣主任执笔的“倾听课堂”的实践探索。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德育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第一粒扣子”。学校立足地方教育资源,在“十四五”期间以课题为抓手继续开发社区资源,申报了关于培养学生“品格养成”的德育课题。五项课题方案,学科全覆盖,教育教学兼而有之,立体构建了横小的课题研究“完整拼图”。 引领明方向 指导有高度 专家们一一聆听了五位课题执笔者的汇报介绍,随后细致入微地针对课题设计方案中呈现的问题,或是谋篇布局的失当,或是解读概念的混淆,或是研究目标的糊涂等,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引领。他们的指点可谓是一语中的,精辟入里,对于执笔者们的困惑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就如庖丁解牛般把课题方案解析得明明白白。五项课题的执笔者面对专家的循循善诱,醍醐灌顶,脑洞大开,与专家们进行思维碰撞,廓清迷惑,澄清思路,这不啻是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指导活动,是给予课题研究者的一场接地气的思想盛宴。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教学研究使我们教师不断积累和建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对教育的坚定信念和深挚热爱。促成了我们的精神成长,坚定着教师对教育的信念和热爱。横小教师向阳而生,向美而长。品味教育科研的美好,构筑横小强师团队,我们一直坚定地走在大路上! 







(撰稿:蒋建春 摄影:宋莉萍 微信:郭晓彩 审核:许小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