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关于食育》——张一六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1-07-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一

何为“食育”

教育的功能对于人类的发展十分关键。自孔夫子以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题之ー。近代,人们把教育的内容大体归纳为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可是当前面对青少年成长,乃至全体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食育”吃饭。摄取食物是人的本能,似乎吃是不学自通的本事,可是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吃饭已经不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起的生活方式疾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弓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都使得许多有识者对食育的必要性开始关注。

食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科学的养知识,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虽然为了国民饮食的健康,许多国家设立了营养制度,培养大批营养管理人才,普及营养知识,管理餐饮业的卫生营养,可是这并不能代替对每个人的“食育”教育。这就好比建立了运动场和运动设施,却不能代替体育教育一样。国际上已经有学者开始对食育的内容和实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育的基本概念。日本甚至对食育已经立法。

简单地说,食育就是良好食惯的培养教育。在没有食育的概念以前,就直存在着食育,那就是由每个人母亲开始的食习惯的培养。母亲倣的饭菜,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终生偏好的口味,成为影向一生饮食惯的餐佽内容。可是单纯这样形成的习惯,在今天遇到了种种题和挑战。

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划时代进步,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跨入饱食时代。数年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的摄食经验,卖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减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的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症等,越来多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004年全国言养调查表明,生活好了,食物充足了,人们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病症的患病率却迅速上升。我国有高血压病人1.6亿人,血脂患者1.6亿人,高血压、血脂异常者占人口总数的18.8%。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达4000万人;体质量超限者达2亿人,肥胖者8000万人;糖尿病人2000万人,这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问题更加突出。生活条件好了,反而体质下降,问题出在哪里?出在“饮食不当”上。

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广告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向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一些国家教育系统中60年前基本消了“家政学”专业和有关课程设置,结果这一空白使得目前饮食健康题更为突出。对于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症、糖尿病等,我们往往只注意医疗、医药条件的改善,却忽视了更有效的,可大大控制疾病发生的“食育”。

农产品国际贸易竟的日趋激烈,也加剧了食品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国家都非常关注自己国民的饮食消动向,因为它关系到食物安全战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韩国因此也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弘扬传统食文化,食品安全题目前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的教育,不再是专业人土独有的课程,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意义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关系到本国农业的出路。

如何“食育”

食育应当是全民的教育,但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甚至从婴幼儿开始。自20054月起,日本全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养教员制度。食育已经被提升到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重要地位。

 

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言养知识普及,而是通过许多吃的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美味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食习惯,对健康有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许多人虽然有正确的营养识,但往往却抵制不住偏食、饱食的诱惑,结果并没有避开生活方式病的危害。这和抽烟嗜好一样,一日养成了嗜烟的习惯,即使明白吸烟的危害,也很难戒掉恶习。和德育一样,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饮食生活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原则,让人们的饮食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国家农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和谐。

食育不能仅理解为饮食知识的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对营养成分的宣传。因为即使营养学家,也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到每天按营养成分表计算配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使全体国民养成优良的饮食惯是食育的基本内容,而最有效的法是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这些习惯包括有利于全面平衡养摄取的食记忆。最主要的是让儿童把对味觉的美好记忆与科学合理的食谱统一起来,把愉快的体味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蝕为一体。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膳食嗜好,而这些嗜好大多数都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与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例如,些地区的人们吃饭时喜欢添加醋调味,另些地方则不以为然;些地方喜欢辣味,另一些地方却喜欢甜味;当然,有些人类共同的愉快味觉,如对糖的甜蜜感觉,对油的香味感觉,对精米、白面的喜好等,显然这些感觉是人类在数万年饥饿时代养成的本能,这些东西都是可贵的营养,也都是极其稀缺的。遇到这样的食品,喜食多吃有益,不会偏食,因为客观本身难以满足。然而,一日进入饱食时代,这种本能感觉可能会使人们的食物选择进入误区。这也与体育一样,懒惰也许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已经意识到养成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因此体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食育也是一样道理。

食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食育,食文化不仅表现在调方法、用餐方式、餐桌、餐具上,更无形地支配着人们的食物结构,深刻地影响着食物的消戡倾向,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和市场,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因此无论古今,各国家、各民族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或本民族的疑聚力,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食文化中国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五谷为养”的煮文化,有“药食同源”的食疗保健文化,还有面食文化、米食文化、豆腐文化、粥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通过食育,弘扬这些人类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总之,国民素质教育中,食育应当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得到充分的关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