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日本食育给予的几点启示——汤晓丹六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7-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汤晓丹

日本于21世纪初将“健康饮食”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并在2005年制定颁布了《食育基本法》。该法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理念出发,强调食育是生存之本,是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并拓展了食育的概念,提出食育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个体学习饮食相关的知识,提高饮食选择能力,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教育。为了落实《食育基本法》,日本从2006年开始实施五年一次的食育推广计划,去年刚刚完成第三次食育推广计划(20162020)。三次食育推广计划使食育在日本成为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

日本非常重视幼儿食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幼儿饮食的内在需求。日本托幼机构主要从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大领域开展保育和教育。幼儿食育主要体现在健康领域。“推进食育”纳入托幼机构保教政策前,健康领域的培养目标就尤其强调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及用餐情绪。“推进食育”纳入托幼机构保教政策后,开始强调要培养幼儿的饮食行为能力。日本幼儿食育反对强迫幼儿饮食,鼓励幼儿自己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给予幼儿饮食自由,如幼儿可以边吃饭边聊天,可以从爱吃的东西吃起,不用在意吃的顺序,并且客观对待幼儿的挑食行为。由此可见,日本幼儿食育非常注重幼儿饮食的内在需求,不刻意向幼儿灌输营养知识。

第二,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日本食育运动的主要目标。因此,日本幼儿食育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

一是倡导共餐。共餐是指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边吃饭边交流的用餐模式。研究表明,共餐可以增加幼儿体验食物的机会并在共餐过程中学习用餐礼仪。日本托幼机构提出,要引导幼儿享受与教师及朋友一起吃饭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一起吃饭的朋友,甚至可以要求和教师、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等一起进餐。

二是实践营养均衡理念。为了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日本政府在食育运动中大力推广“主食(米饭)+主菜(鱼、肉)+副食(蔬菜或海菜+水果或乳制品的组合)”的“日本型饮食生活”。家庭和托幼机构都可按照这一模式来培养幼儿的均衡饮食习惯。在托幼机构,营养指导教师会尽量安排不同的食物,确保幼儿每天至少能吃到30种食物。不少托幼机构的菜式甚至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复。

三是培养细嚼慢咽、保健牙齿的生活习惯。幼儿期是口腔机能发展的关键期。日本食育推广计划在全国推广“8020运动”(80岁能保有20颗牙齿)和“咀嚼30运动”(吃一口咀嚼30次以上)。家庭和托幼机构可以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教会幼儿正确的漱口和刷牙方法,同时,多提供可抓握的食物,如黄瓜、红薯、胡萝卜等,鼓励幼儿多咀嚼。政府也会为幼儿提供牙齿涂氟、窝沟封闭等免费服务,以预防龋齿。

第三,重视幼儿对食物的了解,激发其感恩之心。日本幼儿食育强调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操作,了解食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加深幼儿对食物的了解,激发其感恩之心。日本政府鼓励农林渔场和食品加工厂多为幼儿提供体验食物生产和加工的机会,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托幼机构的厨师和营养指导教师等要积极帮助幼儿积累处理食材、料理食物、摆桌备餐的经验,如可根据幼儿的年龄提供不同的开放式厨房供幼儿体验。家庭也要与托幼机构或食育团体(如料理教室、食育工作室)合作,鼓励幼儿自己在家制作料理或者进行亲子料理活动。为表达对食物的感恩之心,日本幼儿食育注重培养幼儿就餐前后的礼仪,如吃饭前说“辛苦了,谢谢”“我开动了”等,吃饭中或吃饭后真诚地说“真好吃啊,辛苦了““我吃饱了,谢谢”等,还要求幼儿在表达感恩的同时养成不浪费食物、吃多少拿多少的好习惯。

第四,强调对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以米饭为主食,海产品、肉、蔬菜等为副食,传承地方乡土料理”是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以“和食”为典型代表。“和食”是一种食物的组合,主要以“一汤三菜”为主。日本在食育运动中非常注重包括乡土料理在内的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3年“和食”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政府借此大力支持食育团体与托幼机构合作,将传统饮食文化引入幼儿食育。他们通过为托幼机构提供传统饮食菜单、指导托幼机构的“和食”或乡土料理制作等方式,并结合地方祭典和民俗活动,促进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托幼机构设计了各种幼儿可参与、操作、体验和品尝的传统饮食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

“推进食育”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四项。一是强调食育的基本理念,即要在幼儿的生活中,在幼儿自愿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积累积极的饮食体验。二是要依据幼儿生活特性制订食育计划,并持续进行评估和改善。三是要创设积极的食育环境,包括厨房环境及与厨师的沟通交流环境。四是要求托幼机构采取专业性措施应对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专业性措施应来自医师或营养指导教师。这是一个庞大的过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绝不是我们在学校带着孩子做点吃的就够了的,但是能树立理念,踏出第一步,终究是好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