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也要学会倾听
最近拜读了任志强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倾听的技巧》,有了一些感悟。
在文章中,作者点出了有效倾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他如此写道:“在刻意追求课堂效率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在尚未将倾听内容有效转化为自身思考内容时,就过早获知整理后的知识信息内容,导致倾听与思考脱节,削弱了倾听的实际作用。”
倾听是相互的,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就要先学会倾听。不能因为片面地追求课堂效率,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青年教师因为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不足,导致上课时放不开手脚,时刻被课前的教学设计和预设束缚着。抓不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自然也就做不到“倾听”。当课堂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时,往往机械生硬地使用先前预设好的过渡语“一带而过”,不敢在“多余的”环节中浪费时间,生怕自己处理不好这类问题,担心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眼里只有课堂、教学,变相地轻视了课堂的主角——学生。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更像是一个符号,教师借助这些“符号”,达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理想的”课堂。至于学生说了什么,教师自然是顾不上也来不及倾听的。有时候学生还没想明白,教师就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还没说清楚,教师就草草带过。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学生无法融入课堂,成为了课堂之外的人。
作为青年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是“新手”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应该在每一节课中努力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倾听,进而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只有把倾听融入到自己的每一节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的技巧,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第一步迈对了,往后的教育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