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倾听比发言更重要——黄方圆9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1-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方圆

   初次拜读王晓春老师的《教育学的秘密》,打开目录第一页,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章节——倾听比发言更重要。在课堂中,倾听尤为重要。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要主动去聆听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初次听歌曲之前,学生要学会倾听老师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聆听歌曲,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然而,在课堂中,践行起来,是很困难的。在这一章节中,学到了许多。


……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第21页)

……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吧。如果教师总是被“下一步怎么办”的观念束缚着的话,那是不可能产生“欣赏”、“体味”的“倾听方式”和“理解方式”的。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第 29页)

佐藤学先生关于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忠告是很好的,不过愚以为“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的说法欠妥。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教师怎能不注意其“内容”?那不就离开教材和教学了吗?只顾听内容固然不好,不顾内容也不行,恐怕也做不到。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欣赏”、“体味”型的领听方式,确实应该大力提倡,不过我们要注意,“欣赏”、“体味”这样的心态是需要从容甚至闲暇的氛围做背景的,而教师教学是有任务的,任何事情,只要一变成任务,就很难从容了,除非大侠级的人,能做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以我想,我们固然要努力倡导“欣赏、体味”式的倾听,但对于尚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一定要宽容。只是对那种浮躁的表演式、炒豆式的课上发言,应该加以制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