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不健康饮食行为在我国的中小学生中较为普遍,比如不吃早餐(或吃不好早餐)、吃不健康零食、喝含糖饮料、吃西式快餐、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等。上述许多现象大家已经熟视无睹,我们把这些现状列举出来,为家长提个醒。
A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或吃营养质量差的早餐,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和健康,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一顿好的早餐需要包含五类食物: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
这些乍看上去很难做到,其实,只要稍稍用心,就可以做到营养均衡。比如早餐吃豆浆和猪肉白菜馅包子,包子这一种食物就涵盖了面粉(谷类)、猪肉(动物性食物)、白菜(蔬菜),再加上豆浆,就是一顿营养早餐了。
B零食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不包括水)。即使成年人也喜欢吃零食,合理有度地吃零食是一种生活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有些情况下还可以起到愉悦心情的作用。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所以要注意零食摄入的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一些坚果可以作为零食的选择,但零食不能吃得太多,如看着电视嗑瓜子、看电影吃爆米花等,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的能量。再就是要注意吃零食的时间,别在饭前吃零食。
另外,有些家长动辄给孩子买饮料,有的孩子甚至拿饮料当水喝,这是不提倡的,摄入含糖饮料会造成龋齿、肥胖等危害。
C西式快餐
西式快餐,也称“洋快餐”,有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西式快餐消费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一般的西式快餐具有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质和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等营养特点,经常或长期摄入可导致体脂含量增加。
【阅读感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人对快捷、方便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动物性食物摄入逐渐增加,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学生整体营养状况逐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导致的问题是,一方面因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营养素缺乏相关疾病,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农村地区,另一方面存在超重、肥胖和相关慢性病日益严重的趋势。所以,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仍是中国学生面临的双重挑战。
另外,虽然人们对营养的关注度提高了,但媒体上营养信息混乱,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以至于相信“吃绿豆治百病”的荒谬说法。在儿童电视节目中,不健康食品的广告也占了不少,而这些不健康食品广告可能会影响儿童或家长选择食品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