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对比后的习作运用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感悟、运用。听说读写的技能缺一不可。在习作方面,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觉得很烦,无话可说,由于语言枯燥,不会表达真情实感,写起作文来胡编乱造。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习作技巧的训练。
回想起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葡萄沟》的时候,灵感突发。我发现,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主题都是介绍祖国各地名胜,但是每篇的开头都不一样,都是介绍地理位置。《黄山奇石》中这样介绍:闻名中外的黄山奇石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而《日月潭》是这样说的: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葡萄沟》却是这样说的:新疆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我想这不就是现成的介绍家乡的多种开头方式吗?于是,我选取了常州的恐龙园为主题,请小朋友们分别模仿三篇课文中的开头方式,来介绍一下。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因为那是他看得见,摸得着,有一定了解的地方,他们也很想介绍给别人听。经过一番连说,个别说,孩子们都能流利,完整。缺点就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能把它落实到纸上,也没能继续再往后拓展。我的出发点就是,学习其实是一种模仿,只有在不断的模仿中,才能有所创作。写作,或者说语言的运用,尤其是低年级,应该也是这么一个模仿,尝试,创新的言语组织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