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思想的起源。在《倾听着的教育》这本书中,李政涛教授用他的教育真情与智慧,让我在繁华喧嚣中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其实,倾听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无声的爱。但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快节奏”已逐渐成为时代热潮,“失聪”现象无处不在。渐渐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关闭耳朵,封闭内心,教育也逐渐失去本原。
仔细想想,教育不需要倾听吗?倾听难道不重要吗?细细品读《倾听着的教育》,李政涛教授却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彻底打翻我原有的教育认知,带领我进入不一样的教育世界,真正的感悟“倾听”的真谛。孩子的成长,渴望“被倾听”。倾听是孩子最基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呱呱坠地时,孩子最需要的便是倾听。如果儿童在生活中没有被倾听的机会、权利和体验,长期以往儿童便会不由自主产生沮丧、失落之感,慢慢的便会在生活中丧失爱的灌溉。 被倾听意味着被尊重和重视,有利于自尊和自信的建立。其实,仔细想一想,成人在失落沮丧之时,尚且需要被倾听,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经常被倾听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信,但不被倾听的孩子则往往表现出退缩、惊慌、害怕等消极情绪。由此可见,孩子的成长,渴望“被倾听”。
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倾听的支持;心灵的沟通,离不开倾听的力量。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李政涛教授认为,教育基于倾听,教育从倾听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便客观存在着一种双向的倾听关系。基于新教育的教育理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基于课堂教学或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是平等、友好、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