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篇学习到单元训练
——读《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
朱瑾
学期初,学校给每位语文老师发了一本周一贯老先生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在假期,我端起书认真读了起来。
以前只知道每个单元主要训练什么,每篇课文主要学习什么,至于怎么编排,为什么这样编排我从没想过,直到读到周老的“现行教材以语文能力为主线,划分不同的课文类型”这句话时,才知道原来每个单元导读前所说的,我们要训练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叫语文能力。
关于教材选编,课标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要多选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古诗等”,这就要求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以读为主,更要以有趣为主。设计教学活动时老师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启发他们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又接触了各个文体的特点:童话想象力丰富,寓言告诉我们道理,故事引人入胜,儿歌充满童趣,诗歌朗朗上口。但是这些知识不要直观出示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读中感受到。低年级老师要注意,千万不要一直齐读,而是要尽量避免齐读,即使避免不了,那就老师教读学生学着语气读。从小习惯了齐读的孩子,高年级即便是自己读书时也是“齐读腔”。于永正老师说,读书好的孩子语感好,语感好的孩子成绩肯定不差。这是很有道理的。
“中年级学生以阅读叙事作品为主。”教材文体变了,我们再一味地教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而不做方法引领,那就不现实了,毕竟中年级刚刚接触到作文,没有方法的引领,如何学以致用!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课堂活动在有趣的前提下要有作文方法的指导。所以如果低年级教学“兴趣为主”的话,我管中年级教学重点叫“趣法兼得”。这个“法”既有阅读方法,又有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