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郭晓彩10月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1-11-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郭晓彩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介绍的是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佐藤学教授在书中告诉我们:

互相倾听是相互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在当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把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视为课程。于是,学生课堂上的所有表现也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敏锐地去把握学生的学情,去灵活地组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便无法发现学生在反馈中所给予的最可贵的教学机遇。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因为没有认真听学生朗读、回答,而对学生的评价敷衍了事或泛泛而谈,错过了教学的好时机。

教师的课堂倾听,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听话”。小学生思维活跃,各种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见解随时都会冒出来,这就特别要求教师学会课堂倾听,不仅听懂学生的言语,还要看懂学生的表情,甚至要读懂学生的心灵。实际上,教师正是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而对自己如何参与作出决策。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倾听呢?

倾听需要尊重童心。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所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学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能达到心心相印、声息相通的境地。如果教师只是把学生看成是由“我”来主宰的不懂事的孩子,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倾听。

倾听要善于观察。课堂倾听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觉器官的功能,它必须同时辅以察言观色,与其他感官形成连动,能充分发挥倾听的效果。因为倾听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通过语言,同时也通过表情、身姿、动作表达自己的欲望、需求和思想情感。佐藤学让我们在“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去回味。因为学生难免会出错,但有时“错”也可以生成一段精彩的教学,我们要及时把它开拓为鲜活的教学资源,有的放矢地开展阅读训练和言语训练为学生撑起一片自主、合作、探究的蓝天。

倾听还要关注细节。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是个教育学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里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从‘小事’积累起来的吗?” 他做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我们只有用心倾听去关注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学情”,然后巧妙灵活地组织教学,能实现以学为主,以学定教,让课堂充满着鲜亮的教育智慧,充满着人性的美丽光泽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创生过程,有效课堂教学要从倾听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是否能真正专心听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都要学会倾听,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学生的世界,开启智慧之门,播洒阳光雨露,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