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11月份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11-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佳美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包括中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开发技术和实践运用三大部分。在厘清表现性评价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本书重点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开发技术,并以具体的案例阐述了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中促进教与学的机制以及实施路径,最后讨论了表现性评价在外部评价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

传统的纸笔测验测验出的无非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和支离破碎的技能,虽说这些也是决定人生有成功表现的必要的智力因素,但它们并不是充分的因素,只能导致强调死记硬背的课程设计以及与之相伴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只会考试,不会学习、思考、做事、做人;对教学的影响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教学与评价分离。

表现性评价目的在于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常常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映。“表现性”强调学生要实际完成某一项任务而不是进行再认或知道一个答案。表现性评价促进了标准-教学-评价的一体化,它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评价某个学习领域某个方面的能力,更评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作与表现的能力。表现价让学生更清楚“我要去哪里”,更清楚“我现在在哪里”,更清楚“我是学习的主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