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教师花传书》之所感——梅晓兰11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12-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晓兰

佐藤学教授希望教师在养成“匠人气质”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以下三种规范:其一,注重对每位儿童的尊重;其二,关注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其三,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学。

他指出,以上三条中关注其中一条还是容易做到的,不过这样的教师无论作为“匠人”还是“专家”都是不够格的。而在日常的实践中同时贯彻三条规范并非易事,它们往往会在现实的教学中产生矛盾甚至相互冲突。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教师能够不触犯任何一条规范,独树一帜、创造教学。教学及其结果的好坏另当别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们都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尊重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关注自身的教育哲学,这样的教师才可能获得令人信赖的“匠人气质”。

世阿弥在《花传书》中写道:“如果还不知道‘花’,那至少要知道‘种’。花是心,而种是技。”意思是,如果不知道如何展现课堂“妙花”的“幽玄之美”,还没有形成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与哲学,那至少要知道展现美的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与经验的智慧。因此,教师作为“匠人”的成长,其关键就在于技艺的传承与学习。有人说,我们年龄也不小了,凭基本功应付目前的教学还是可以的。此话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为了学生获得良好的成长,也是我们自身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的生命需要长度、需要宽度、更需要厚度。为此,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工作的本质不只是“教学”,更是“学习”。在任何情况下,“匠人”都是默默地尽全力将工作做好,而“专家”则是活用最先进的知识和最高的智慧来工作。这其中包含着作为“匠人”的教师和作为“专家”的教师的生存自尊与幸福。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不期望成为教育专家,但我希望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师,所以我还是要多学习,多思考。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教学及其结果的好坏另当别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能够尊重每位学生的尊严,尊重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关注自身的教育哲学,这样的教师才能获得令人信赖的“匠人气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