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关于课堂倾听的教师访谈(黄方圆)》
发布时间:2021-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方圆

横山桥中心小学教师“课堂倾听”现状的访谈问卷

 

1. 教学中,有没有对你触动很大的有关倾听的故事?你是怎么看的?倾听在故事中有何价值?

答:倾听是教学活动中最为主要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中,只有认真倾听,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课堂。

 

2.你觉得教学中倾听重要吗?如果重估倾听在教学中的价值并将倾听精神诸如关切的情愫、欣赏的态度等渗透到教学中,你觉得意义大吗?为什么?

答:重要,必不可少的。倾听是学生与老师都要做的事情,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问题,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并给予相应的反馈,这才是有效课堂。

 

3.有人说,“教的本质不是告诉而是倾听。”你怎么看这句话?(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

答: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也要求我们,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的告诉,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教结构,学生用结构。比如在教授八分音符时,我会让学生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作比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他们的区别,再总结学生发现的不同,告诉他们这是八分音符。如果直接告诉他们,效果肯定差强人意。

 

 

4. 你有没有尝试着采用倾听的理念和方式去组织教学,如果有,能否描述一下你课堂的情况?

答: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我会采用倾听理念和方式去教学。例如在欣赏课《水族馆》中,很多同学会觉得这首乐曲听起来很恐怖,很可怕。但这其实是一首表现水滴世界的奇幻和神秘的乐曲。但是我并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感受,而是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然后再去讲授这首歌曲所描绘的画面。一千个听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5.课堂上,你觉得学生的思考、想法和体验是否重要?你往往通过何种方式去“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给学生提供可能的帮助”?

答:我认为,课堂上学生的思考,想法和体验非常重。我是通过对话,倾听,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等方式进行的。

 

6.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发言跟你的思路不一致,你一般如何回应?如果学生的发言含混不清,你一般怎么应对?如果你提出问题后,学生绒默不语,你一般如何处理?

答:如果学生的发言和我思路不一致,我会通过言语暗示或者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或者让学生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再仔细思考一下。如果学生缄默不语,我会提醒并鼓励学生在仔细思考,想好了答案在举手发言。

 

 

7. 课堂上,倾听学生发言时,你觉得需要什么心态和姿态?

答:倾听学生发言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亲和力,身体可以微微放低,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关系。

 

 

8.你觉得你的学生会不会倾听?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倾听,别的同学再发言时,他们都是自己说自己的,有的学生刚刚回答过的答案,他又重新讲了一遍,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甚至我在询问一个简单到不能在简单的问题时,都没有人给予回应。

 

9.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重要吗?你对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状况满意吗?大致是一种什么情况?如果想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

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倾听必然是重要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题的,生生之间也要做到有效倾听,不然会出现多次重复答案的现象,我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想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要有良好的课堂常规,教师在建立好课堂常规的情况下,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循序渐进

 

10.你觉得教师是否需要具备相应的倾听素养?你觉得倾听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你对你的倾听素养满意吗?为什么?

答: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倾听素养。倾听素养包括倾听习惯,倾听行为,倾听能力等等我的倾听素养还有待加强。虽然我可以做到倾听,但是倾听之后的反应能力较差,常常会不知所措,或者选择直接忽视。

 

11.倾听教学是在反思“讲授”教育学旨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样态,你觉得理想中的倾听教学是个什么样的?能否描绘一下你的蓝图和愿景?

答:我理想中的倾听教学应该是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倾听教师,倾听同伴。教师可以倾听学生,师生一起围绕课堂主题交流、讨论进行对话,开展教学活动。

 

12.在倾听教学的实践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你认为实践倾听教学可能会遭遇哪些困境及挑战?

答:路漫漫图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践教学倾听,光靠一门执教教师是完全不够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为了教学进度,忽视学生的感受,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