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中心小学教师“课堂倾听”现状的访谈问卷
朱晓红
1. 教学中,有没有对你触动很大的有关倾听的故事?你是怎么看的?倾听在故事中有何价值?
有。课堂就是一个倾听的主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就是需要倾听来维系的。学生需要倾听老师和同伴的发言来汲取知识,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老师也要倾听学生的个性化发言来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及时调整、补充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没有倾听的课堂,就成了一潭死水,失去了灵魂。
2. 你觉得教学中倾听重要吗?如果重估倾听在教学中的价值并将倾听精神诸如关切的情愫、欣赏的态度等渗透到教学中,你觉得意义大吗?为什么?
当然重要。倾听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倾听者需要怀着谦虚、严谨、宽容的态度投入教学、学习活动,懂得及时理答,及时补充,及时评点,学生的学习力就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当老师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鼓励发言的学生,那么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更自信,更乐于分享学习收获,更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彼此尊重,互帮互助。
3. 有人说,“教的本质不是告诉而是倾听。”你怎么看这句话?(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
我同意这个观点。现在提倡“以学定教、依学而教”,那么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只有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了解学情,酌情制定好教学目标,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有效的教学活动。否则,教学如果只是告诉,那么就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了,这样的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你有没有尝试着采用倾听的理念和方式去组织教学,如果有,能否描述一下你课堂的情况?
比如,我们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学生读了课题就会质疑:“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是谁毁灭了圆明园?为什么要毁灭它?它是怎么被毁灭的?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等等问题,我在倾听了学生的问题后指导学生一起读文解答。
后来,我组织学生了一场辩论会:“到底要不要恢复圆明园的原貌?”学生的观点有支持,也有反对。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我以主持人的身份就行串联,注意倾听,及时点评和点拨,而正反辩手之间、旁听的同学也是需要专心倾听的,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主旨——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强国有我,请党放心!
5.课堂上,你觉得学生的思考、想法和体验是否重要?你往往通过何种方式去“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给学生提供可能的帮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思考、想法和体验当然重要。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合作者,需要与学生共情,所以我再备课时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蹲下来、俯下身和学生交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地倾听、引导他们。
6. 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发言跟你的思路不一致,你一般如何回应?如果学生的发言含混不清,你一般怎么应对?如果你提出问题后,学生绒默不语,你一般如何处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语文课上,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都是值得珍视,所以,学生的发言思路跟我不一致时,我会更加认真倾听,看他们是否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如果确实有道理,我会惊喜地表扬,谦虚而真诚地向学生学习,并鼓励更多的学生站起来交换思想,和老师、同学积极地碰撞。
如果学生的发言含混不清,我会要求他们平静心绪,重新整理好思路,组织好语言来表达,不会打断或终止他们的发言。因为有时等一等,会有新的惊喜。
如果学生在课堂提问后缄默不语,我会说也许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然后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同时我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互相倾听启发,有时也会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一些点拨,让他们豁然开朗。
7. 课堂上,倾听学生发言时,你觉得需要什么心态和姿态?
倾听学生发言时,老师需要的是平和、耐心的心态,需要等待、认同、包容的姿态。学生是学习的探索者,他们的求知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犯错,会胆怯,所以老师的倾听和评价对他们的成长尤为重要,我们要谨言慎行,怀着谦卑之心走进课堂,尊重每一个独特、独立的生命,用心用情去倾听花开的声音。
8.你觉得你的学生会不会倾听?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通过长期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我从学生发言过程中,针对同一个问题,善于倾听的学生经常这样来发言:“老师,我补充XX的观点;老师,我反对XX的看法;老师,我认为……”在课堂上,不是我的一言堂,学生的解读逐渐丰富起来,他们在倾听的同时,还会积极主动记录重要的笔记、批注。
9.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重要吗?你对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状况满意吗?大致是一种什么情况?如果想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
当然重要。我觉得本班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倾听习惯还是很不错的,他们会以同伴互助的态度参与每一个学习活动,在交流、互补、辩论中将学习问题层层剥笋般分析透,从而收获满满地结束一堂课的学习。要说好的方法和建议,无非就是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在组织教学时要求学生能专心倾听他人的发言,随时准备好补充和纠偏,这是对同伴的尊重,也是自我良好学习素养的表现。定期评选“课堂发言之星”“课堂倾听之星”,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做一个会听善听能讲会讲的学霸。
10.你觉得教师是否需要具备相应的倾听素养?你觉得倾听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你对你的倾听素养满意吗?为什么?
一定要具备。只有教师率先具备了优秀的倾听素养,才能培养好善听的学生。倾听素养包括倾听的态度、倾听的习惯、理答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不错的,课堂比较民主、开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也会积极评价和引导,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11.倾听教学是在反思“讲授”教育学旨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样态,你觉得理想中的倾听教学是个什么样的?能否描绘一下你的蓝图和愿景?
理想的倾听教学应该是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有质量的主问题,学生能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回应,或展开小组讨论,派代表集体交流,各学习个体、共同体互相补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状态。老师能起到主导的作用,有效培养、发展学习主体——学生的高阶思维。
12.在倾听教学的实践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你认为实践倾听教学可能会遭遇哪些困境及挑战?
差距是存在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积极地倾听意识,舍不舍得放手、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问题探究。如果有的老师觉得要尽快赶教学进度,压缩学生的学习活动,多用灌输式教学法,那么倾听也就打折了。长此以往,学生既不愿主动思考,也没有了质疑精神,哪怕是倾听,也是为了获取一些作业的答案。这样的“等靠要”式的教学模式,简单粗暴地扼杀学生的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