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中,有没有对你触动很大的有关倾听的故事?你是怎么看的?倾听在故事中有何价值?
在教授《雪孩子》一课时,我问孩子们,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有个孩子说的是:雪孩子,明年我再跟你玩!当时全班都笑了,我也笑着说,雪孩子已经化作白云了,怎么跟它玩呢?那孩子小声回答,明年还会下雪呀!
所以多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你觉得教学中倾听重要吗?如果重估倾听在教学中的价值并将倾听精神诸如关切的情愫、欣赏的态度等渗透到教学中,你觉得意义大吗?为什么?
重要。这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是得到尊重的,这样会调动他们积极听讲、回答问题、开动脑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力,成为一个更有为的孩子。
3.有人说,“教的本质不是告诉而是倾听。”你怎么看这句话?(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地填鸭式地输入知识,学生不理解,做再多都是无用功!相反,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知道他们的想法和偏误后,我们教师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引导,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
4.你有没有尝试着采用倾听的理念和方式去组织教学,如果有,能否描述一下你课堂的情况?
在教授《坐井观天》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说青蛙和小鸟因为什么而争吵,他们各自地理由是什么?问题比较简单,但主要是对于因为什么而争吵在纠结,所以知道了难点后我再稍加引导,学生便很轻松地理解了。
5.课堂上,你觉得学生的思考、想法和体验是否重要?你往往通过何种方式去“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给学生提供可能的帮助”?
很重要。最好的方式便是注意听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的想法,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坐井观天》一课中,我问学生,你猜,青蛙跳出井以后,会看到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些是偏离主题的。于是,我给予指导,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注意结合课文的中心,青蛙和小鸟为了天有多大而争吵,那青蛙肯定也是抱着这个目的才跳出井的,所以它看的的应该是与天有多大有关。
6.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发言跟你的思路不一致,你一般如何回应?如果学生的发言含混不清,你一般怎么应对?如果你提出问题后,学生绒默不语,你一般如何处理?
思路不一致:听完孩子的想法后思索为什么他会和我不一样,如果他的思路是可以的,则肯定。如果有偏差,则引导。
含混不清:帮助总结他的想法。
缄默不语:我会先帮他起个头,引着他说下去,不管说的多或少,对或错,我都会给予鼓励!
7.课堂上,倾听学生发言时,你觉得需要什么心态和姿态?
姚尊重学生,有同理心,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想。
8.你觉得你的学生会不会倾听?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有时听有时不听。
依据:抛出问题后学生的反应及回答。
9.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重要吗?你对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状况满意吗?大致是一种什么情况?如果想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
重要。
对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倾听状况比较满意。
建议:1.平时教育学生,听别人回答是最起码的尊重。2.鼓励学生,你们听的时候都是小评委。3.小组合作,组内认真倾听。
10.你觉得教师是否需要具备相应的倾听素养?你觉得倾听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你对你的倾听素养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倾听素养,包括:尊重、同理心、引导
我对我的倾听素养比较满意,我平时教学比较尊重孩子,喜欢听学生的想法,并予以引导。
11.倾听教学是在反思“讲授”教育学旨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样态,你觉得理想中的倾听教学是个什么样的?能否描绘一下你的蓝图和愿景?
就语文教学而言,第二课时的设计可以是围绕一个总问题,教师设计任务表,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并交流,教师在旁相机引导。
12.在倾听教学的实践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你认为实践倾听教学可能会遭遇哪些困境及挑战?
教学时间不够多,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听完学生的回答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