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这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在教学时,除了老师范读、录音范读之外,我还根据问句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句子最后的一个字音扬上去,还用了一个往上的手势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练习,同座位互相学习等办法去解决难点。之后,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分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虎、马、燕子、金鱼、老鼠、乌龟),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在说完尾巴的特点之后,可以适当拓展一些其他动物的特点,比如:“谁的脖子长?”“长颈鹿的脖子长。”等等。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在创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的策略研究的一次具体运用。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的策略研究>>实践探索>>月研究随笔>>文章内容
在教学中的一次小练说——梅晓兰12月份的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1-1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晓兰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