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点即是是随文练笔的设计点,也是学生读写结合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巧抓文本精彩点,在品读中练笔
经典文章总是值得一品再品的,对于经典美文中出现的经典语段,我们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可以学习其写作手法,抓住这个练习点进行随文练笔,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融会贯通,掌握方法。如:学习叶圣陶先生所写的《荷花》一文,我引导学生关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这种句式运用了排比地修辞手法,赞美了荷花的姿态美,教学本文可引导学生先品读句子,然后进行仿写。仿写以两个层次推进。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荷花,看一看荷花还有怎样的姿态?生活中,你还会用这个句式来联系说话吗?让学生在这样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堂教学,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学以致用。
(二)留心文本“趣味点”,在情趣间练笔
一篇课文中,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往往就是文章中的“趣味点”。正因为有了趣味点,才使文章情节显得跌宕起伏有,一波三折,闪着美文的光芒。例如,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者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的趣事, 尤以描述自己扮演的老虎被老师送上台表演时的场景。让学生抓住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感受趣味所在,并学习作者时如何体现“趣味点”的。借此,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写一些自己童年的趣事,大家兴致盎然地写了拼搭乐高、野餐、爬山等题材相似的片段,习得写作方法。
(三)关注文本“留白点”,在想象间练笔
言虽尽而意无情,精彩的文章往往会留下一个个空白,等待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可能是一处标点的留白,可能是一处情节的留白。展开联想,为标点补白,把一个个静止的标点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为情节补白,丰富了课文内容,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猎人海力布》一文即是如此。乡亲们都不肯听海力布的劝告马上撤离,海力布选择牺牲自己说出真相,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海力布会怎样告诉乡亲们呢?作者并为详加叙述,只用了“原原本本”四个字,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