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并不只是带孩子去烹饪或是品尝美食,更重要是的是从孩子的生活出发,让孩子参与和体验与食物有关的一切日常活动,包括动植物的饲养和培育、食材的选择、准备和烹饪的过程、餐具的整理和清洗、厨余的处理等等。当孩子从日常的活动中,去体会和感受食物真实、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才能够让孩子重视和珍惜我们的食物,才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但食育的价值,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珍惜粮食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么简单。食物本身所散发的生命力和美的气息,不仅能滋养儿童的身体,更能滋养儿童的心灵。人们对食物的生活智慧和食物在本土文化中存在的价值,都是孩子了解自己的生活,探索地区人文风貌的最佳媒介。
而且食育课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和发展孩子五感的方式。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感受食物自然的美和真实的状态,并不只是用品尝食物味道的方式,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五感,孩子可以去闻一闻食物的味道、观察食物的形状和纹路、触摸食物的质感、听一听不同食物被切开的声音、品味不同食物带来的滋味。
当孩子的五感被充分的打开时,他们对食物的感受也更加真实,孩子自然地对自己喜爱的食物有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有了独立思考的判断力。孩子对待自己的食物也不再是被动接受成人的安排,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食物。通过食育去激发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经验也会迁移到孩子的逻辑思考、社会交往以及艺术发展中。食育,既是真切的生活教育,也是真实的生命教育,更是真诚的个人教育。
而这样食育课,还可以衍生到幼儿对与之相处的人的关系之中,幼儿通过食物与自己的同伴、老师还有家长进行互动,在合作烹饪、共食分享的方式下,孩子加深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而食物也不仅提供给孩子饱腹感,更是孩子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任意门,通过食物流传出的温暖和情感也在无形中滋养着儿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