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吴焱云12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2-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焱云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横山桥中心小学  吴焱云

(一)

我经常发现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轻率地给学生做各种结论,把个人的印象当成事实。这其实就是一种封闭,甚至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滥用了自己的权力(评价权)。你也主观,我也主观,互不沟通,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佐藤学先生说,“教室的墙壁、学科的隔阂,是在校园内部运作的最强有力的权力”,这话挺引人深思的。

(《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育观》,第27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经常会在办公室和其他班主任交流学生的近况,并对一些孩子的近期表现作出点评。我不断地描述着孩子的表现,内心希望得到其他班主任同样的观点和看法。但我忽视了人是复杂的、多面的,孩子也是。他不应该只存在于我的表述中,也不仅仅只是我所描述的那样,这太片面了。尽管作为班主任的我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但这也不代表我就是最了解他们的。正确的教育应该是我多听,多请教,去听一听在其他老师眼中的孩子是怎样的,让孩子在自己的心中更全面,更立体,从而发现孩子最优秀、最闪亮的那个面,并加以引导。这才是一个老师最明智的做法。

(二)

我亲身经历过很多教研活动,多是所谓的“集体备课”,也就是把研究重点放在上课之前。这种备课的结果是任课教师不得不“集中集体智慧”,把自己的课弄成一个灰色的“大拼盘”,最后很难看出做课教师的教学特色,恰好把需要研究的教学问题掩盖了,弄模糊了。而在评课时,则是说一些拜年的话,捎带指出一点不足之处。实际上大家并没有研究什么问题。

(《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育观》,第27页)

其实最近自己在语文教学上也遇到了瓶颈,感觉自己的教学始终徘徊不前,很是苦恼。但回过头来想想,很多时候也是自己“偷懒”、“掩盖问题”的表现。平时的教学中过度依赖于集体备课,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这是其一。公开课时择优上课,甚至直接借鉴优秀教师或者网上的优秀教案来执教,这其实就是对自身探索和思考的忽视,这是其二。也正因如此,自己对于教学的研究和认识就少了。新的学期,哪怕是自己已经教过的课文,也希望自己能够重新钻研,重新设计教案,并勇敢打开教室的大门,让有经验的老师走进自己的课堂,走出“舒适圈”,也许才是打破“瓶颈”的最佳方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