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食育用食物滋养孩子的身心——黄玲华10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2-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菁

食育用食物滋养孩子的身心

——黄玲华10月读书笔记

食育不仅仅是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的知识,更是要让孩子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建立环保的生活习惯。当今社会,环境问题、饮食安全问题,更让食育显得尤其重要。

 

食育涵盖了知识、技能、健康习惯和生活态度

 

食育,通俗地说就是关于“吃”的教育——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它是通过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实践教育,让孩子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孩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食育从内容上按知识、态度、技能、习惯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知识:食品常识、烹饪知识、食文化、营养与健康知识、食品卫生安全

 

态度:环保、节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技能:烹饪、饮食、栽培(体验式教学)

 

习惯: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礼仪

 

食育是其他教育的根本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有“食育”这个概念,“民以食为天”“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调和五味,滋养五脏,顺应四时”……这些古训都凝聚着古人对于“食”的智慧,明明白白地揭示了饮食的重要性。可以说,食育是根本,是德、智、体教育的基础。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多值得堪忧的问题,让食育显得尤为重要。

 

● 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食品营销和广告无所不在,给父母、孩子灌输了形形色色的“食文化”。一方面垃圾食品引诱着孩子偏离健康饮食的轨道,其带来的隐患是偏食、肥胖,这些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其次是让父母无法正确地选择和判断,被商业化扭曲的食品营养、安全“知识”,冲击着父母爱子心切的神经,盲目给孩子进补各种“营养”,反而为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 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人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大人都没有时间吃早饭,午饭、晚饭也是匆匆解决,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没有丰富、健康的营养搭配。有些是没办法,而有的是不知该怎么吃,不知道不好好吃的后果是什么,而这些都是我们开展食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 各种铺张浪费的饮食广泛存在;一些孩子没有经历栽培和烹饪的艰辛,自然也不知道珍惜粮食。通过各种实践教育,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孩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从小养成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家庭是食育的重要支撑

 

食育是一个参与度很高的教育,我们可以来看看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开展食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政府是主导,政府立法让食育进学校,而家庭是食育重要的支撑。

 

你可能会说我们国家没有食育政策,孩子的幼儿园、学校也没有食育课,我们怎么开展食育?的确,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幼儿园、学校开展了食育教育,但是不要忘了作为孩子教育的主体,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接受食育的机会。

 

最简单的,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家庭饮食的营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些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再进一步,可以让孩子参与购买食物、制作食物,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栽种食物,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多食物的知识,父母也可以通过绘本、图书,让孩子了解饮食知识和文化。还有一些有机农场、烹饪课堂,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接受食育教育的好地方。食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不一定非要拿着教科书、坐在课堂里,最重要的是通过味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手段和方式,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

 

食育”海外版

有数据显示,很多国家的肥胖儿童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各国都出台措施、推出活动,来促进儿童的食育教育。英国:推广食育,改善儿童肥胖问题

 

日本:食育是学校的必修科

食育的概念最早就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政府还制定并实施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家政课”,食物的营养和烹调是家政课最重要的内容,教师会专门讲述各种蔬菜、肉类等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并让孩子自己进行烹饪体验。老师还会教孩子注意食物搭配中一些禁忌和需注意的问题,如蜂蜜和洋葱一起吃容易腹泻等,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才是科学地“吃”。

餐桌礼仪、环保理念也都是日本学校食育的内容,中午孩子用餐后,会自己把餐具送回厨房,把废弃的瓶盖、纸片等垃圾分类处理,从小培养环保理念。

 

意大利:将食育融入各种教学中

意大利的食育没有严肃刻板的营养教条,而是活泼地融入环境和教学中,让孩子能重新认识食材,探索味觉,不但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能透过饮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食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通过绘本、图片了解各种植物,在幼儿园的专用花园里,种植蔬菜、花草。从播种到收获,所有的变化过程都用照片记录,让孩子明白数量的概念,更借由解释食材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历史和语文基础。中小学则将食育融入语文、科学、数学等各门课程。

 

英国:推广食育,改善儿童肥胖问题

“英国自2005年开始,推动一系列的小学饮食教育,包括编写食育课标准教材;提倡鼓励学校餐厅使用新鲜、应季、有机的食材;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地,让孩子有机会亲手种植果蔬;开设烹饪课等,希望借此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食物的知识、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改善英国越来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

 

瑞典:食育是全民教育

瑞典的食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是一项全民教育。瑞典是欧洲第一个政府发布《饮食指南》,改变国民饮食消费习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国家。瑞典的《饮食指南》可谓事无巨细,内容包括:建议国民少吃肉多吃蔬菜,选择通过认证的鱼类,选择当地当季的水果蔬菜,少吃零食,有计划地购买食物,如何保存食物,如何有创意地利用残羹剩饭,如何尽可能避免食物浪费等等。

 

美国:第一夫人担当食育代言人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针对预防儿童肥胖发起了“让我们行动起来”运动,提倡通过营养和运动改善儿童健康。活动建议,中小学在校园里开辟菜地,教孩子如何种菜,分辨不同蔬菜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营养知识。鼓励学校与儿童营养厨师合作,向学生教授健康菜肴的烹饪方法。活动还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健康饮食,并多和孩子一起动手准备营养丰富但低糖少盐的健康晚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