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 熊素华
当前,小学教学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一学生正在发言,其余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呼“我来!”“我会!”有的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并且在每一学段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实验课题组进行了对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一、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人文素质。有人比喻:“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 为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在你讲话时,被别人打断,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设身处地为发言者着想,尊重发言者。只有你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才能耐心地倾听你的意见。
二、规范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倾听习惯
1、倾听前明确目标。多数小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 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 却在干别的事情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等目标指令性问题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1)洗耳恭听,捕捉教育契机。教师要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是否流畅,不要随意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或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有时候教师“无意”间坐到“听众” 席,真诚地和学生一起聆听,让听者更感兴趣,说者倍添兴奋。(2)察言观色,帮助学生解惑。教师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并捕捉学生困惑点,思维的创新点 稍纵即逝的动态生成资源。
3、引导点拨,教会倾听方法。(1)专心致志地倾听。引导学生尊重发言者是学会倾听的前提。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边听边思考、不随便给予否定,待别人说完后才能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或提出意见或补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2)有的放矢地倾听。我给予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 性的要求。
听优点: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说者的自信心。
听缺点: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 说者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
听异同: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大大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
三、优化方法,强化训练学生高效倾听能力
1、细化“听”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要四心”,即倾听时做到: 一要专心; 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 三要细心,及时发现别人的小失误或不尽如意之处,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 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2、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倾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学生听的能力、听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因此,在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后,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安排专门的倾听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善于倾听。
(1) 听读接力: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 ——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听 的同学特别认真,读书的同学更认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的效果。)
(2) 练习“听”写:“听写”是个训练学生听力的良好途径。听写词语、句子、课文片断,在听写时,报的遍数可先是多遍,
过段时间就开始减少为两遍、一遍,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3) 听评。先听发言后评价。听同学朗读时,可突然刹车,指名其他学生从朗读的技巧及情感方面去评价。
(4) 听后复述——转述或概括别人的发言: 如上课时复述同学和老师讲过的话: 刚才同学说了什么 ,你能再说一遍吗? 在听完同学的发言后,我常以这样的问题来问学生:“你听明白了吗?那你也来讲讲看。”让学生转述他人的发言,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检测学生倾听的效果。
(5) 听读:利用晨读或者阅读课时间,教师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外读本,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间或停下让学生猜测一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故事里面人物的语言,设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者故事的结尾, 有效地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6) 听答训练:这种训练是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课堂上, 专门设计一些判断题,改错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小医生”、“小小评论家”、“小博士”、“小小设计师”等。这些荣誉 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7) 听记训练-传口信:①游戏“交头接耳”。把学生分成几组,老师在第一个同学耳边说一句悄悄话,然后让他把此句传给下一个同学。待传话结束,请各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这句话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这个游戏有趣,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 在欢声笑语中,既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②口头作业。学校、班级的通知,有意让学生做传话员,口头通知家长或同学,口头布置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每次布置家庭作业时只讲一遍,语速稍慢。家庭作业也尝试让学生不要记在本子上,而是记在心里。
(8) 听辩训练:争辩的基础是认真地倾听,学会在听中思考。 只有认真地听清别人的观点,明白其优劣,才能很好地进行反驳。
四、发挥评价功能,鼓励学生倾听
学生说得好时,教师应给予表扬、赞赏;教师讲述得精彩时, 学生同样给予鼓掌。带着互相欣赏的心情,就会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你真是倾听能手呀!”“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大家看,他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他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 “他的眼睛一直看者发言的人,他听讲多认真。并能指出不足及时补充,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你倾听得真仔细,这么一点小小 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 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 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方向。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每当孩子注意力开始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看,芳芳听得多认真呀,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看到她的眼睛,我讲课 更有自信了!谢谢芳芳。”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持之以恒给予评价,孩子倾听的习惯一定能养成。
总之,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 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锤炼学生倾听能力。就让学生在倾听中生疑、在倾听中解惑、在倾听中积累、在倾听中成长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丰都县社坛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