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已有四五个年头, 学生的自主地位突出了, 个性张扬了, 课堂上学生小手林立、小脸通红、小嘴雀鸣……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也是课改所期望的结果。但静思之后, 我们也看到另一个现象: 每节课学生“表达”的很多, 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很差。
语文的基本技能有四项: 听、说、读、写。把倾听能力提到语文学习的四大能力之首, 是因为倾听能力的培养确确实实有其独到的重要性。塞内加尔作家菩得吉说过:“播种一个行为, 你会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 你会收获一个习性, 播种一个个性, 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习惯是一粒种子, 播种一个良好的习惯, 你就会收获一个美丽的人生。习惯一旦形成, 其“惯性”的力量往往难以抗拒, 同样, 培养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 形成一种良好的能力会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有兴趣的听
心理学分析, 倾听的效果是由学 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的目的来决定的。听课过程中, 学生往往以自己具备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或者是什么时候听, 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或者对教师的态度等故意不听教师的话, 心理学称为“选择性失聪”现象。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认识到, 不同的学生对倾听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 但是教师有一件东西是可以共同给学生的, 那就是激发其兴趣。有趣味性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听讲内容, 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这就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引起学生倾听的欲望。如笔者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 开展了“故事廊”和“一分钟广播”课前活动, 故事廊就是让每个孩子轮流上来讲一些情节简单、篇幅不长的故事, 同学当评委打分, 让人人都有说的机会,又能够让同学换位体验听众为什么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原因。这样的方法对那些平时不肯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同学很有教育意义。以后, 他就会自觉地听别人说话了。另外, 让同学当评委, 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认真自觉的倾听, 提高他们的倾听能力。
此外, 还可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听记游戏, 如传话游戏、鹦鹉学舌游戏等。
二、有训练的听
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化成意义两部分。”所以倾听是一种技能,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对学生的倾听进行训练。
训练倾听能力有广阔的天地, 凡是有人说话的场合, 都可以用来锻炼倾听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倾听的意识。平时可结合口语交际、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渠道, 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倾听的训练。
1.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倾听能力
听述训练 , 就是对所听内容的复述。有位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气球》, 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听述训练。这一训练分两个环节。一是:“同学们, 你们认识了哪些气球娃娃, 你是怎样跟气球娃娃一起玩的?你能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吗?”二是:“刚才你的好朋友告诉你什么话? 你对他的什么话印象最深?”在富有童趣的转述中, 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 有效训练。
听辨训练, 就是对所听的新闻、故事、报告等作出评判。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如在学习四年级听说训练《自我介绍》时, 笔者曾安排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刚才××同学的自我介绍, 你觉得他介绍得怎么样?你觉得他什么地方介绍得好?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这种听辨训练非常适合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另外,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猫捉老鼠”的游戏, 如给一个绕口令让同学读, 其他同学扮猫听, 如果能听出错误, 就是抓到了“老鼠”。这种游戏, 学生兴趣很浓。
2.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倾听能力
听答训练, 就是听了发言后能回答发言者提出的问题。可以回答是什么, 或是对是非的阐述、解释分析、补充说明等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在语文课堂上, 这种听答时刻在发生。
听记训练, 就是听别人说话以后能记住, 并把听的内容写下或说出来。听记训练重点在指导。可以让学生听一段话以后写或者听故事或广播以后说。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耳脑并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听问训练, 就是听了发言( 或学习 材料) 以后能针对发言( 或学习材料) 提出问题。这种训练有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教师加以创造性的设计, 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习《狐狸与乌 鸦》后, 笔者设计这样一个听问训练: “刚才有同学说这只乌鸦可怜, 也有同学说要批评这只乌鸦, 那到底是该可怜她呢, 还是要批评她, 现在我们分两个辩论小组, 一个是同情组, 一个是批评组, 请你们自由选择, 准备五分钟后 我们两组开一场辩论会。”
3.在写作教学中训练倾听能力
听赏训练, 指在作文教学中, 给学生提供范例, 让学生倾听、欣赏。
听改训练, 指教师或学生读一篇需要修改的作文, 其他同学听, 听后指出毛病或提出修改意见。
听评训练, 指听同学的作文, 听后对这篇作文作出评价。
听说训练, 指让同学听广播新闻或故事, 听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谈谈或写写自己的感想, 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综合运用。
三、有评价的听
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离不开教师具体的倾听要求和评价。笔者要求学生养成“五心”的倾听习惯。专心地听, 明主旨; 用心地听, 辨是非; 细心地听, 记要点; 虚心地听, 作对照; 耐心地听, 重细节。
1.来自同学和老师对学生的倾听评价主要来自同学对同学或老师对同学的客观评价。即时评价是用得最多的评价。一次仔细的听辨、一次用心的听记、一次敏捷的听问、一次独特的听改、一次个性的听感都要给予即时评价。评价伴随着学生的倾听能力一起成长。“你听得最认真, 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小的区别你都听出来了, 你可真了不起! ”“你听出了他的不足, 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听, 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 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 多棒呀! ”……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 不花时间, 不费力气, 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用真诚的话语 鼓励他们, 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2.来自家庭和朋友
对学生的倾听评价还来自家庭。一位在加拿大读教育博士的留学生曾举这样一个实例, 在多伦多, 许多家庭的冰箱上都贴着类似中国的“家校联系卡”之类的纸片, 上面就有“学会倾听”这一项目内容, 要求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时应当放下手中的事情, 注视对方, 保持安静, 直至轮到你说话。做得好的孩子将佩戴“阳光”胸牌。学校没有要求家长填写抽象的分数或者等级,而是要具体地写出孩子在什么时候表现出倾听的行为, 然后将这些反馈在课堂上讨论。于是, 我在班里仿照这个做法, 让家长每周填一次孩子特别注意倾听的具体事例一个或几个, 然后根据反馈给予奖励。家长表扬孩子认真倾听的两次可以得一颗星, 有十颗星的孩子可以获得“倾听星”的奖状。
倾听本就是一种教育, 即使你没有给对方指点或者帮助, 但有了倾听, 你便在心灵上给予别人丰厚的精神馈赠。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 是构建互动交流、和谐共生新课堂的重要保证。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建构倾听的新课堂, 唤起学生的倾听意识,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让我们在新课程理念这一“乐棒”的指挥下, 共同奏出和谐优美的语文教学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