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必须发生转变,从而提高质量、增加效率。其中,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它可以在课内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技巧、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学生在对阅读的内容深入地了解后能及时总结阅读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做到了从读学写,让语文课堂中迸发学生智慧的花火。
关键字:“双减”政策;群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小学语文
“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进,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确保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内学足学好,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师整合了多样的课堂学习材料,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内材料的整合,也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压力。在语文课堂中开展随文练笔,学生在课堂中当即进行了练笔写作训练,在课内就得到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就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而教师如果能够将群文阅读和随文练笔进行进一步的融合,实现两者的整合,能够让学生在分析阅读知识的时候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并且可以在课堂内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让学生的读写水平在课内就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实践教学背景
1.目前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课堂教学现状
2008 年 10 月台湾学者赵镜中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首次提出群文阅读的概念,到台湾教师陈易志首次开展阅读教学实践,蒋军晶、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实践探索,群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一线语文教师的青睐,并在一线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其不断探究、尝试,比如目前大受欢迎的“大单元教学”便是其中之一。
随文练笔也是目前语文教学时应用较多的一种写作教学方式。学生在对当前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由教师根据文本素材精心设计短小精悍的写作练习,及时地运用新鲜吸收的写作方法,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从读学写、品意得法。这正是契合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的“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在“双减”背景下,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核心素养生成摆到了重要位置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在学校内要充分开发资源,合理设计精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文本的阅读和相关形式的作业练习,促使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和运用语言,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本条规定更是与教育部确立的六大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相得益彰。这也给我们语文教师的传统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冲击,语文老师们必须改革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设计精当、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的课堂中,语文教师们充分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料,选择对课堂生成、学生发展有益的教学材料,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带给学生更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课标》总目标中点明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群文阅读的语文课堂中加入随文练笔,学生在课内即时学内容、即时练方法、即时得指导,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促进核心素养发展,还能够大力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二、实践教学主题内容
1.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概念
关于“群文阅读”。群文阅读的最初概念是台湾学者赵镜中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并且描述了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三个方向。根据前人的阐释,本案例中所涉及的群文阅读和群文阅读教学定义为:群文阅读,指在单位时间内里呈现一组课文,这组课文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数量在四到八篇之间。群文阅读教学:指在单位时间内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资料,以一定议题为线索,进行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关于“随文练笔”。本案例中的随文练笔是指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对教材的剖析和学情把握的基础上,设计短小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实践写作的训练,使学生实现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从而实现阅读和写作同步提高。随文练笔强调读和写的结合,对阅读和写作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文练笔是阅读和写作之间双向的连接。
关于“群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内容”。以课文为写作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具体练笔形式有:(1)模仿式练笔:仿经典句式、仿精美语段、仿写篇章;(2)想象式练笔:抓文本空白处、抓省略号留白处、抓“泡泡”提示、抓结尾续写、抓课文插图处;(3)转换式练笔:题材改变式、词语联珠式、移花接木式。
本案例“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资料,以一定议题为线索,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找到有效的策略设计短小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实践写作的训练,使学生实现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从而实现阅读和写作同步提高。
2.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学中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总结进行随文练笔教学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首先需要教师发挥教材的作用和优势,也就是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和随文练笔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进行随文练笔,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并且在随文练笔中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出现了以清朝诗人郑板桥所作《咏雪》改编的诗句,以及唐朝骆宾王所作名诗《咏鹅》。根据《咏雪》所改编的谜语诗出现在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咏鹅》出现在最后一板块《日积月累》。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按部就班,机械地根据板块进行教学。
如果在开展教学时,将这两首诗进行整合。在完成第一首谜语诗教学任务后点出,本首诗出自于清朝著名诗人郑板桥所作的《咏雪》。瞧,这是诗人在赞美美丽的雪景呢!这就是“咏”。有一位唐朝诗人骆宾王特别喜欢一种动物——鹅,也写了一首诗赞美鹅,猜猜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小朋友们学诗的兴趣被激发,尤其是在发现出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古诗,一种自豪感油然而发。再整合补充的诗句——还有的诗人很喜爱乡村的景色,也作了一首古诗,由此引出——《山村咏怀》。《山村咏怀》全诗更是简单,尤其是其中仍然结合了“一、二、三、四”等数字,又与前面《咏雪》诗相照应。这样的前后呼应,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汉字数字的认读,又初步体会了“咏”诗的特点,更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和信心。最后,请小朋友们想想,用这种格式还能写哪些事物呢?这样很自然地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感知,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此项探索更是表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不仅适用于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也有积极意义。
(二)拓展阅读资源,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进行随文练笔教学
群文阅读的开展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注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开展拓展教学,也就是让学生阅读更多相同类型的文章,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该文体类型的文章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且在随文练笔中对文章进行总结,找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手法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水平。
在新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首篇作品便是出自于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的作品《繁星》。教材文本分别选取了其中的七一、一三一、一五九篇。这三首诗都是冰心先生对母爱的歌颂。毫无疑问,母爱是教师们在本节阅读教学中的主线,学生们在教师的一启再悱下,会不会在头脑中就留下《繁星》这部作品就仅仅只是歌咏母爱呢?
老师们在备课时了解到,《繁星》这部作品是冰心先生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完成的,其中包含了主要三个方面的思想: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三者在《繁星》中是交融的。仔细分析文本,老师们发现其中的一三一篇写大海,孩子们眼中就可能只看见大海。此时,在教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勾连《繁星》中九九、一一三、八七篇,学生在拓展的阅读资源中了解到,冰心先生将自己比作了“生在海舟上的婴儿”,体会到大海的深意。此时,这些诗将不再零散,在学生的心中有了体系,从而对诗人冰心的作品有了更深地理解。学生们更是从中体会到现代诗不同意象的指代,对现代诗的创作也有了初步体会。此时,再顺理成章地出示诗句仿写。学生也不会感觉到十分为难而无从下手。反而落笔成花,出现了不少有趣的篇章。
(三)设定主题活动,融合随文练笔教学活动
在落实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会选择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围绕着主题,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些阅读的篇目,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借助群文阅读掌握一类文本学习的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的技巧。教师选择的主题可以从文本的内容出发,也可以从文体出发。
在新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选取了《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两则文言文,尽管内容不同——前者《囊萤夜读》描绘的是车胤的“穷且益坚”,后者《铁杵成针》展现的是李白的人生转折,但都是古人勤学的故事,都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之意。
在整合群文阅读文本时,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的成语故事。学习了《囊萤夜读》,学生已经对古人困境中仍坚持求学的意志有了一定的感悟,教师再进一步启发:西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丞相叫做匡衡,他小时候和车胤一样生活也很困苦,家中也没有钱支持他购买灯油在夜晚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一个和车胤不同的方法,是什么呢?引出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学生更是可以通过前面学习《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的方法自主阅读《凿壁偷光》的故事,既验证了学习文言文的不同方法,又进一步感受了古代文人的“青云之志”。接着,教师出示随文练笔:“吾( ),未成,弃去。读( ),感其意,( )。”在练笔反馈时发现,学生们不仅体会到勤学这一主题,更有能用文言写出相应文字。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可见一斑。
3.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成效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的实践探索中,关心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在各种类型的群文阅读中进行比较阅读、多方面思考问题,掌握各类型文章的一些阅读技巧,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课外阅读和语言建构中;议论各种议题,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知识的视野,提高其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围绕学生群文阅读能力和随文练笔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们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因为群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教师要会引导,抓住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挖掘各种文章的核心问题,转化为促进学生想开去的核心素养,这将引领我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三、实践教学行走中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可以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在校内就有效促进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有益尝试。但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随着本项课堂实践的不断探索,笔者将加强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视,通过创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随文练笔的效率,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不断生成,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大学出版社,2011:2-23.
[2]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3]何黄海.群文阅读:从表象到实质[J].小学语文,2011(10):10-12.
[4]邓雯.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
[5]季青青.让随文练笔回归"本真"-例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误区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5(36).
[6]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