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写话之起步写作》教学思考
一、从无序到有序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写话,刚起步的时候,顺序感很重要。从无序到有序,我们二年级的课本中的内容提供了很好的范式。第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中,对小蝌蚪外形的描述就是个好的范本。“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从上往下一次描写,结合第一单元写话训练-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写话有序的教学训练。从逗着走到拉着走到最后扶着走,形成一个习作的顺序感。
二、从无画走向有话
低年级写话没那么容易有画面感,那么我们可以用好感官协调法,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画面来进行教学。比如提供各种图片,回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亲自去做一做某事等等。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鼻子闻一闻……不仅能调动低段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更好的写出画面感,真实感。
三、从无魂走向有魂
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后,在妈妈或者爸爸的指导下做一项家务。并且写下你做的过程。第二天我读了他们的作业,有洗碗的,有拖地的,有扫地的,有……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但是语句,用词单一,最重复的词就是“用”,“把”等。动词也是常用的那几个:拿,拖,扫,炒,洗。虽然学生写的内容不同,但读起来,还是觉得千篇一律,索然无味,缺乏灵动的句子,缺乏自己的想象,缺乏独特的发现。在习作中,我看不到他们对劳动的情感~所以,写话失去了个性,没了灵魂。
我想,其实任何劳动中,也是需要观察模仿,用心思考的,低段孩子刚接触写话,还没能够做到手脑协调。他们可能只是单纯地在执行任务,不能调配好自己的看,闻,做,想的注意力。此时,在写话教学中,给孩子们灌输这种方法,意识,是否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做事动脑思考,细心观察,并且能把它们形成语言表达出来。
以上,是对低段写话教学中的一些浅思以及一些小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