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饮食
基本介绍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逐渐减慢,但至小学高年级时又进入人生第二次生长发育加速期。此时智力发育迅速,学习紧张,体力劳动增加,故对营养要求仍较高,尤其是小学进入生长突增期,对营养要求更高。
注意事项
1、营养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能量供给量7~9岁为2200千焦,10~12岁男生为2600千焦,女生为 2340千焦。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活动能力增加和肌肉发育程度而增多,7~10岁为每日60克,10~13岁为70克,应保证获得优质蛋白质,其供能应占总能量的12%~14%。由于骨骼生长迅速,对矿物质尤其是钙的需要量甚大,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及各种维生素也必须摄入足够量。脂肪摄入量不宜过高,其所供能量约占能量的25%~30%,其中1/2来自植物油。
2、膳食的多样化和合理平衡,
并保证足够的量。根据季节及供应情况做到主副食粗细粮搭配,荤素、干湿适宜,多供给乳类豆制品,保证钙的供应充足。
3、适当安排餐次,除3餐外应增加1次点心。
3餐能量分配可为早20%~25%,午35%,点心10%~15%,晚餐30%。早餐必须丰富质优,不仅吃饱还要吃好。如早餐营养供给不足,小学生经常在第二节课后出现饥饿感,影响集中思想学习。一般宜供应给一定量的干食,如面包、蛋糕、包子之类,最好能吃到一定量(50~100克)的荤食,如一个鸡蛋,一瓶牛奶或豆浆,一些肉松或素鸡、火腿、午餐肉等,此外,还可增加课间点心1次,以便供给给充分的营养素和能量,利于脑力活动。午餐也应受到充分重视,学校或家庭如能为孩子提供质量好的午餐,对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生长发育有极大作用。晚餐一定在家进餐,双职工家庭往往晚餐最丰盛,但从营养学角度考虑,晚餐不宜油腻过重,吃得过饱会影响睡眠、休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晚饭后尽量不要进食。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应自幼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多吃零食等习惯,否则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感悟:小学生处在快速长身体的阶段,我们要更全面了解学生家长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早餐品种多样化的知识,让每位家长和孩子都意识到儿童早餐要多样化,要有碳水化合物(面条或包子或米饭)、要有少量脂肪(牛奶或豆浆),可以有少量的肉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吃少量水果或蔬菜补充植物纤维的摄取量。现在,由于在校时间过长,学生可能会有饥饿感,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在课间吃一点馒头或面包之类的食品,补充能量才能保证他们有精力学习。另外,早餐应该尽量在家里吃,这样可以保证食品的卫生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