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何为“相互倾听”——包蓓芯9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2-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包蓓芯

内容摘要:课堂发言,小学闹哄哄,中学静悄悄,其实对于我们小学来说,大家可能会有所发现,一般情况下,越往高年级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低。有人说这是,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人说是中国学生的“面子文化”。到了高年级,学生知道面子了,害怕说错,害怕被嘲笑,这是客观存在的原因,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对回答出错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尊重,还要教会其他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赞赏有勇气的同伴,课堂上,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的两班学生升上了六年级,课堂上突然变得静悄悄,原来积极举手的同学变得沉默不语。仔细观察他们,课堂不说话的人,课下话比谁都不少,这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兴趣。其实学生讨厌的不是说话,而是课堂上教学的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上课发言是被当成任务来完成的,学生是被动的,这种发言实质上是一种表演,给别人看的,并不是自己的真正需要真正想要的表达。我想,要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重新回到原来热热闹闹的课堂,我们老师还是要做多方面的工作:细备课,多策略,创情境,才能让“要我发言”,变成“我要发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