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学习笔记——吴焱云10月学习笔记
翻开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在字里行间感受佐藤学先生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内心思绪万千。
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读了再读。很喜欢以下几句:
1、小林老师写到:教室锻炼我们的地方,专心听到最后锻炼了耳朵;专心地观察发现锻炼了眼睛;清楚明白地说话锻炼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锻炼了头脑,锻炼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
2、佐藤学先生说到: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逸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要追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的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3、倾听不是只听学生发的内容,而是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互相倾听的教室!创造互相学习的教室。
这些金句,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想,只有把自己与教室的学生同呼吸,才能感受那种生命精彩。
一、树立一种意识:教室是一道靓丽风景。
佐藤学先生说教室是一个生命场,日常的教学不是法国大菜,而是最朴素的香味四溢的酱汤。小林校长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看教室里每个的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读到这里,我想,教室里的风景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笑着、议论着、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应该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40分钟。
二、强化专业素养:精心为学生“量体裁衣”。
怎样教学才能拥有这样的风景?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做好的是备课。备学生,先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够为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不同的数学。其次备教材,是什么?(教学内容)为什么?(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怎么样?(我该怎样让孩子理解掌握)。比如,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怎样定位呢?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我定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自学能够看懂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最基础部分);第二层次通过计算找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基本部分);第三层次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综合运用部分)。因为差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三个层次,老师的精心预设就是对教材进行重组、调整、创新。第三,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交往。先生用润泽的教室来体现相互倾听的教室,润泽表示的是滋润,也就是代表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滋润肌肤的感觉。互相倾听的教室里呈现的应该是:能够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教师一边倾听每个学生的语言,一边以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共情,学生爱交流,体验着学习的快乐。老师要控制自己的教学进程,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愉快的事情。例如比例尺练习课中,学生在练习交流中自己提炼出:真乘假除四个字,精彩分享让每一个孩子受益,老师也在课堂中成长。我们听学生的发言,要听到他学会的快乐心情,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课堂因为用心倾听富有生命力,孩子会带着笑说:“这节课过的好快呀;这节课很好玩;这节课好简单.....”
总之,教室的风景就是学生和老师,在相互学习中,我们要构筑学生相互交往,老师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氛围,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