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文体意识读后感——吴焱云11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2-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焱云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文体意识读后感

关于语文,我只知道每个单元要素是什么,每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至于怎么编排,为什么这样编排我从没想过。读了书中第一部分关于文体体系的讲解,才明白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强烈、清晰的文体意识,问题意识与语文读写能力提升关系密切。从四年级开始,儿童要从实际上辨认所读课文的体裁。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也要根据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材选编,课标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要多选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这就要求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以读为主,更要以有趣为主。设计教学活动时老师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启发他们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又接触了各个文体的特点:童话想象力丰富,寓言告诉我们道理,故事引人入胜,儿歌充满童趣,诗歌朗朗上口。但是这些知识不要直观出示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读中感受到。低年级老师要注意,千万不要一直齐读,而是要尽量避免齐读,即使避免不了,那就老师教学生学着语气读。从小习惯了齐读的孩子,高年级即便是自己读书时也是“齐读腔”。于永正老师说,读书好的孩子语感好,语感好的孩子成绩肯定不差,这是很有道理的。

“中年级学生以阅读叙事作品为主。”教材文体变了,我们再一味地教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而不做方法引领,那就不现实了,毕竟中年级刚刚接触到作文,没有方法的引领,如何学以致用!所以文体不仅关乎阅读,也关乎习作。阅读教学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能从多方面渗透,使学生充分感知文体特点和写作规律,悟到一些写作技巧,把不同题材的习作写好。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习作,让学生学习写日记,这就必须结合课文阅读让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法。第五单元的观察方法习作单元,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习得写作方法,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作文中。

要真正提升语文教学品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文体意识,必须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根据具体的问题定为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切入语用训练,实现教学内容它的科学性和独特性。以一篇篇文本为例子,在循环往复的阅读实践中体验、领悟和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彰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坚守语文的核心价值。阅读策略需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往前迈进一步。

理想的语文教学,就是教会一片,认识一类。把相同问题的文章整合学习,关注文章的结构模式、表达方式、写作特色,由这一篇推演至这一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逐渐改组完善其指示系统和认知结构,让语文能力、综合素养随着阅读增量、学习升级而不断增值,逐渐系统,触类旁通。自觉的文体意识,清晰地文体任职,准确的教学定位,有效的教学实施,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