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吴焱云12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2-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焱云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本月,我阅读了窦桂梅老师的《窦桂梅的阅读课堂》,收获颇丰。教学的目的旨在育人,窦老师的教学,是在大的语文教育观思想下的课堂教学,这个思想就是“立人”,就是为儿童的生命发展奠基。如何以语文立人为导向,统整课程资源?她提交了“一主题,三超越”的完美答卷,是当代小语教学改革中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就我个人而言,我将在窦老师主题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以经典古诗文为中心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明仁,尚志,守礼,修智,有为。

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精神生命的成长。窦老师特别尊重儿童文化,教导我们做一个好的成年人不应该是板着面孔的,好的老师不应该是只会训诫的。永远有一颗童心是幸福的源泉,童心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窦老师在教学小说《魅力》一课中,首尾引用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句: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变成了孩子的一部分。这给我的启发是“那最初的”指的是孩童固有的天真、可爱、善良和同情心,这些应该永远保存在我们心中,即便长大了,也要努力成为长大了的儿童。

在我看来,儿童天生是活泼可爱的,贪玩好动的,他们像是一束束活力四射的小火苗。他们富有想象力,而在语言表达,持续观察和逻辑推理上稍微欠缺。我们大人作为陪伴者,要蹲下身子,要让自己先变成儿童,才能履行好自己玩伴的职责。我们既不能让这些小火苗熄灭,也不能让他们离开火炉,肆意燃烧。

窦老师常说,“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更是用语文教人的。”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教人学语文”说明教的是语文,是以语文教材为本位的,这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狭义的教学观;“用语文教人”说明教的是学生,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广义的教学观。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启示我们教学要用好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沉入文本中去,又要跳到文本外来;这就像炒好一道菜不能只用一种食材一样。

“教是为了不教”,启示我们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自我建构的精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像教孩子骑车,开始扶着,后来跟着,最后彻底放手。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地发生,就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质疑,去整合资源,去对比阅读,去讨论探究,去链接生活,去记录收获,去获得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