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倾听,我们想到的总是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其实教学同伴的声音也很重要,一种各自发自自己内心思考、期待更好引领学生成长、互相促进、改进的声音。所以,无论哪个年级,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开放自己的教室,用一种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互相研磨的方式来构建起更好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化教室文化。但与此同时,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我们也要随着时代、当代背景下孩子的特点进行不断的改进。我们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这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个人反思的积极性、教学思考的深刻性是百害而无一益的,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我们要通过彰显一个教师团队的研磨力,倾听每一位同伴的声音,来达成促进每一位教师积极提高教学意识、提升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成长力的目的。我们学校组织的各种研究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要在相互听课评课的声音中,去取得最一线的改进措施。在个性化、创新力彰显的时代,无论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需要的都不是僵化的头脑,程序化的教学模式,而是和同事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感。而这些在一些教学理念走在前沿的学校,做得就特别好,年轻的有思想的教师层出不穷,这些都得益于同伴教师的声音、同伴教师的互作。而这样优秀的团队,自然让学校彰显出了不一样的生命活动。
课程改革是艰辛的,需要很多的努力,如果我们能像《静悄悄的革命》中倡导的理念那样,让彼此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真实聆听学生与教师的声音,那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就能帮助我们提倡出一种新的学习观,就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来场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