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经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 题 名 称《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是宝华、朱瑾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开 题 时 间 2023年9月
常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
二O二一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23年9月12日 开题地点:经开区实验小学三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经开区学校的市区级课题组长等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课题题目: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确定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目标,以及基于培育目标重新梳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初步建构相关教学策略,研究确定语文教师课前指导、课堂教学、课堂评价、作业设计等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要求,形成语文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的最优化操作要素。 2.通过研究与实践,帮助我校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指导语文教师明确而高效地引领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通过研究与实践,着重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旨在引导学生有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研究内容: 1.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理性思考和文献研究。通过搜集资料、整理删选、文献学习,解读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和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探索当前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把握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的意义,形成相关教学理念,从而把握研究方向。 2.目前学校语文教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交流访谈等方式对当前我校语文教师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详细的观察分析,总结积极正确有效的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 3.研究确定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目标,以及基于培育目标重新梳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初步凝练相关教学策略,即根据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教师进行课前指导、课堂教学、课堂评价、作业设计等具体的教学行为,形成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的最优化操作要素。 (1)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目标。 其中,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是: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辨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在语言运用中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和推理等。这涉及到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及与思维活动相关的认知表现;在语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种类: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在语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特性(或品质)有: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在语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有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基于培育目标重新梳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有两大学习任务:一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主要包括语言材料、语言经验和语感的积累。二是语言文字的梳理。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等 语言文字的积累包括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巩固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等类型,不同的类型体现出不同的学习水平。①感知语言文字。例如,初读课文、认字教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认清字形)、了解大意、听清要求等;②理解语言文字。例如,内容理解(情节上的重点难点、思想文化)、形式理解(词法、句法、章法、表达特点等);③巩固语言文字。例如,专项练习、诵读、复述、背诵、听(默)写;④运用语言文字。例如,概括大意、说话写话、写片断、习作、跨学科学习等。 语言文字的梳理中值得梳理内容有:①语言文字的品质;②语言文字的感受;③语言文字的法则;④语言文字的法则。 (3)凝练相关教学策略。 立足思维能力培养,强化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具体要实施的行动策略是:①营造或利用富有刺激性、挑战性、引发动力的学习情境;②提供技术性的思维支架,训练学生积极、有方法地思考,从而体现出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理解和表达。 4.研究制定教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行为观察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诊断、同伴观察、个人反思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研究法 查找国内外已有关于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在意义、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进行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基本方式、主要内容、主要价值等方面文献资料,阅读相关教学的专著、论文,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一线教学动态、发展趋势,以此为本论文提供理论研究理论基础和支撑材料。 2.调查研究法 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探讨学校语文教师对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认识,并进行现状分析。 3.行动研究法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要素,也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实践的最直接体现。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走进课堂,观察课堂状况,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 4.案例分析法 已有学校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进行教学探索,并存在一定的典型案例及课例。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课例,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促进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形成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并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新的教学实践中去。 5.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中,组织课题成员不断反思已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形成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的课堂实践策略。 (五)组织: 课题筹建课题组,课题主持人设计课题方案,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和组织指导。课题主持人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课题相关的文献搜集及学习情况,组织课题组老师展开大讨论,并建立微信群,随时和组员分享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料。主持人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课题研究课的指导。骨干老师负责编制教师访谈稿和课堂评价表以及制定学生问卷。多位青年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探究,形成课堂案例。 在专家引领、组员协力实践探索中不断反思、评价,积极撰写撰写论文,形成论文集,更好地总结经验,为老师们提供教学策略。 本课题组织计划三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4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达成共识(2023年8月至2023年11月)。 学习有关理论,起草课题设计,成立研究组织,构建研究网络,并对参与教师进行初步的动员。 第二阶段,文献研究阶段,通识培训(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 以课题核心组为主,根据研究内容,分工协作,组织骨干成员学习搜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开展深入的研究。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深入探究(2024年3月至2026年6月)。 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调查学校语文教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我们将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了解教师对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思维品质”等理念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在当前课堂中进行相关教学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将制订课堂观察表及有关教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调查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其次,进一步梳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理论研究,为课堂教学实施路径的设计提供帮助和依据。 接着,构建语文教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路径策略,即找到根据学生思维能力培育要求,教师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下进行课前指导、课堂教学、课堂评价、作业设计等具体的教学行为的策略途径。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提炼提升(2026年6月至9月)。 对本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形成完整的文本材料,加以系统化,并转化为论文、教学案例和研究报告等成果,既做好结题鉴定准备工作,又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应用。
(六)分工: |
(七)进度: 学习有关理论,起草课题设计,成立研究组织,构建研究网络,并对参与教师进行初步的动员和培训。
(八)经费分配: 根据《横山桥中心小学教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条例》执行。
(九)预期成果:
|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
五、主持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