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引导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表达——梅晓兰11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3-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晓兰

当群文阅读随文练笔相互碰撞,如何引导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表达就成了教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传统的随文练笔活动带有极强的即时性特点,在学生产生了阅读灵感与表达兴趣之后便引导小学生进行创作,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语文学习能力的深度培养,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平台。群文阅读则构建了多文本的阅读指导模式,在要求小学生展开阅读活动的同时,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所产生的阅读灵感很容易被后续的文本阅读指导活动所掩盖。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调整随文练笔的实施方案,保障其与教学文本契合、与学生兴趣契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推动随文练笔教学的正常实施,要关注随文练笔的自主性与即时性特点,为小学生提供全新的语文表达机会,结合文本主题进行语文创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的文本阅读为例,在选定了群文阅读文本之后,围绕着文本主题展开创作活动。一方面,从文章的说理性入手,感受《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等文本的核心价值,关注文章“从故事中传输哲理”的教学本质,促使学生形成语文表达兴趣,基于文章鉴赏的角度展开随文练笔活动;另一方面,关注文章的主观情感价值,选定与主题相契合的文本资源展开教学,围绕着“谦虚”、“诚实”、“勤劳”等美好品质开展语文创作活动,将学生的情感转化为书面文字,在群文阅读中进行展示。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会在参与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形成阅读兴趣,对不同的语文文本表现出学习欲望。教师要关注文本主题的表达特点,从文章本身的说理性价值、教育性价值入手,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围绕着文章主题展开随文练笔活动,可以为小学生提供直观的创作对象,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