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任务群”的一点收获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是针对以往抽象的语言知识、孤立的文本理解和单纯的课堂教学等局限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词是“任务”,从“学习内容”到“学习任务”,虽然一词之差,它却是语文学习在本体定位上从知识、文本向语言实践活动转化的重要标志。
一项学习任务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目的性,即语文学习活动是为了实现一项语言表达或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主动的、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或仅仅为获得考试成绩;真实性,即无论是语言学习的情境、材料,面对的交流对象,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至少应与日常生活中实际的语言实践活动相似或相关;过程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知道结论;整体性,即在一个单位时间里(比如一节课),围绕一项语文学习任务,完成完整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不是完成毫无关联的碎片式学习。
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有真实意义和目标的学习任务,是实现任务群教学价值的关键。国外有学者把任务语言教学的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理解不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关系,考察学习材料和设计学习活动,避免那种单纯的字词理解、手法分析和写作技能训练。不同学习任务群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上又存在融通交错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看待单个学习任务群,也应避免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作简单重复,而应通过整合任务群的核心内容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功效,合理处理好任务群学习广度和深度的关系,这对我们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