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让学生爱上表达》——吴焱云3月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4-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焱云

让学生爱上表达

回首整个期的学习经历,虽然又忙又累,但心里感到无比充实。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大方向,我阅读了有关随文练笔的期刊论文,在此过程中,小有收获:

       一、使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随文练笔

通过学习,我真正了解到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  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

二、随文练笔训练方式存在的意义

因为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学生一写作文就有畏难情绪。那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简到难,从想写、敢写到主动写、有方法的写,这需要长期不断地训练积累,在阅读了大量的期刊和文献后,我看到了随文练笔的优势,意识到了这种训练方式的重要性。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形式多样,所用时间较短,有时课堂上即可随机进行点评,学生负担小,因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习作训练方式。

三、随文练笔在实际的语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阅读中,我也发现要想将随文练笔扎扎实实的运用到教学中是不容易的。如果随文练笔设计随意,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程度把握不当,都可能会造成低效,甚至使得学生失去训练兴趣。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随文练笔,并且落到实处,这是老师们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才是关键。

    四、小学语文第二学段习作课标研读以及初步设想

如何找阅读和习作的切入点,首先要明确《课标》对各个学段的要求。在阅读《课标》时,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明显比第一学段要求提高很多。显然感受到中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这句话的含义。《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要求的目标与内容要求如下: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泥于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针对第二学段对习作提出的要求,在三年级如何让学生达到。我浅谈一下我的分析与理解:

首先第一点是兴趣”——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提升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的成就感,促进表达的欲望,需要老师对学生不断地引导与鼓励以及老师对课堂随笔设计的恰到好处、评价的实效性。

其次第二点是观察”——“观察周围世界。三、四年级的观察不仅仅是还重在,要求看得清楚,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因此从第一学段到第二学段可以意识到,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最后,对于习作目标如何能落实到阅读和习作的教学中,我认为不能脱离文本。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所以随文习作可以有效的将阅读和习作结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