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图
横山桥中心小学 洪涛
教学目标:
1.使儿童了解地图的作用和价值,学会用美术语音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能画出“地图”的示意性,追求“地图”的趣味性,形成儿童手绘图像的基本表达能力。
3.认识地图的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儿童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儿童了解地图的各种作用(认识、传递信息等),学会用手绘图像的方法,创造个人生活经验的图式。培养学生想象力表现力,利用点线面等美术语言,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地图。
难点:儿童对自己生活由观察再到表现,由现实思考再到想象创作的跨越。能够画出地图的标志物,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游戏化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唤起经验
1.师:小朋友还记得第一次来到横小的情景吗?说一说你当时对学校的感受!(漂亮、大、不知道怎么走、找不到、不熟悉)
那现在呢?(生…)
2.师:横山桥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也要到横小来上学啦!肯定和你们以前一样,对横小非常陌生。如果有了地图就更方便他们参观校园了。(板书:地图)作为大哥哥大姐姐,你愿意帮他们画一张地图吗?(愿意)今天我们就来做横小小导游画一画我的地图。(板书:我的)
二、探索研究,感悟发现
1.师:课前我们在学校走了走,再跟着老师的镜头看一看。
回忆:我们从哪出发,最后到达哪里?(教室、大操场)
哪位小朋友能把刚才走过的路画出来呢?(生上台画路)这条路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路线。(板书:路线)
2.师示范:路线要用双线,岔路口用短线来表示,不用画的很长,转弯的地方要准确一点。
3.师:你们通过什么景物记住路线的呢?(转弯,路两边…)
看到爱满天下就要转弯,看到国旗要继续向前走,他们都有标记位置的作用。
追问:还有什么也能标记位置呢?(小广场、操场…)(奖励标志物)
老师圈出来的都是能够标记位置的景物,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叫标志物。(板书:标志物)
我们看到它就知道这是哪,有代表性。
(eg看到主席台就是大操场…)
(学生上台贴)
4.师:你们看,我们一起完成的就是从教室到大操场的地图,这就是我的地图。
小结:地图并不是什么都要画出来,只要把我们想去的地方和路线两边的标志物画出来就可以了。
三、学生创作
1.师: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已经到南门啦,小导游们可以出发了,你想要带他们去校园的哪里参观呢?为什么? (请你上台设计路线,经过哪里,看到了什么)
每位小朋友的抽屉里都有一张横小大地图,用红色笔在纸上圈一圈你想带他去参观的地方(学生圈)
请你画一画南门到参观的地方的路线。仔细观察路线两边都有什么标志物。
(生分享)
2.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你们已经准备好画你的地图了。(出示作业要求)
四、展示交流
1.我们一(1)班小朋友的地图已经采集结束啦!(从路线、标志物上评价)
自评互评:哪位小导游愿意自告奋勇上来带着同学走一走你的地图呢?
师评:(鼓励)我们今天在校园里可以再观察观察,把我们的地图再丰富一下。
(地图完整、路线清晰、标志物明确、美观、色彩艳丽)
2.师:有了你们这群小导游设计的地图,相信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能更好的参观我们的校园,想着这趟校园之路会给他们留个美好的印象。
3.师:地图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制作有趣的立体地图呢。下节课我们一起试一试好不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我的地图
路线
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