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神话
神话,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文学体裁。神话源远流长,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神话的世界里,动物、植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一个个有趣、充满神奇想象的故事,浸润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欢乐童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美好的心灵之窗。
而神话故事的教学不同于普通课文,其特有的神奇性和想象性是教学的重点,但却往往极易被忽视。我认为在进行神话故事的教学时,也应该讲究策略。
以故事为主的学习策略:对学生来说,故事类文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讲故事。因为学生在准备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文本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同时也能自然地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原始的智慧和飞腾的幻想。同时,要关注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不同的问题对讲述的要求不一样。比如,《盘古开天地》一文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精卫填海》则是一篇小古文,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以想象为主的学习策略:神话故事中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夸张的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人物、情节中感受神话故事中的奇妙想象。我们可以借助词句,引导学生触摸文中的词句,如《盘古开天地》一文,教学“混沌一片”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天地就是一个大鸡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读好“缓缓上升”“慢慢下降”等叠词,想象天和地分开的景象。“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让学生用动作来演示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通过想象神奇的画面,还原故事情境,感受神话的魅力。还可以迁移写话,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女娲补天》一文,教学到“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时,让学生通过想象,试着把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写下来。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女娲看到了熊熊大火中人们受苦受难的样子,她在恳求雨神时会说些什么,她的表情是怎样的,浇灭大火后,人们会怎样感谢女娲的救命之恩,这样,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就跃然纸上。此外,我认为还可以创编讲述,想象曲折的情节。
神话故事魅力无穷,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继续学习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