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其课程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
语文学习任务群共六个,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排在任务群之首,定位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这是其地位与价值的一种体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其他任务群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与保障。没有“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为基础,学生不可能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不可能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更不可能实现“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也只能成为空谈。
张志公先生指出:“识了字的孩子,在发育成长上是一次飞跃,正像有历史记载以后的人类同史前人有很大的区别一样”。当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达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必定会在阅读、思考、表达等方面产生质变和飞跃。
2.“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语言运用”素养的表述具有极高的关联性。了解语言文字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感受语言文字内涵,积累语言经验和培养语感,既是对语言运用素养的明确要求,更是具体展开任务群学习时的重要指引。“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给出了提高“语言运用”素养的具体路径,即以“汉字”为轴心,从“发现构字组词特点”出发,到“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再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也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其他三个方面存在关联性。
如观察分析、发现汉字特点,必然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形成良好语感的过程中,审美创造的素养必定获得磨练;感受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正是对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感培育;在汉字文化的积累和感悟基础上,文化自信就能得到确立和巩固。
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尽量运用语言文字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个人,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
社会是人与人交往的场所,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积累,词不达意就会导致人心隔阂,交往质量受到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是从工具性的角度,看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曹明海先生认为:“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离不开价值观的融合,离不开文化成果的共享。
没有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2022年版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人文性的角度,看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