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作教学的反思
三年级是一个关键期,对于语言表达来说也是关键期。我觉得课后写教学随笔,一方面是一个反思、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我从中受益匪浅。
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写作的“难”我觉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的作文没有条理性,东一句,西一句,对于要表达的内容说不清楚也说不明白。
2、无话可说,面对作文题想不出几个句子,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语言表达水平比较弱,不会用美好、感性的辞藻来表达,以至于作文写得短且枯燥无味。
3、错别字太多,影响全篇。儿童对文字记忆力较差,留神里有一大堆话想要表达时,总有一大堆生字困扰着他,容易出现许多错别字,打断他的思维,使他的条理显得更加紊乱。
4、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知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在作文教学中,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教学形式单一。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旧进行单向讲授,将写作技巧或经验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写作主题,教学方式单一死板,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发展,导致写作教学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结合本班实际,对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也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
1、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本学期有一单元作文就是让学生写熟悉的人物,这就是要求学生能注意留心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作为三年级的起步作文就应该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兴趣是最强的推动力。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难点。学生写作文难、难写作文已是普遍的现象。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文,爱上写作文应该是老师贯穿作文教学始终的研究课题。
3、学会审题是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如果审题不细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审题的教学应是一大重点。
4、语言积累和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很重要。这个方面我们学校都做得比较好,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并积累好词好句,但是有部分学生是流于形式的,如何让此项任务落到实处,也值得探究。
5、范文的合理适当运用。对初学写作的人而言,怎么用词用句不知道,怎么组织文章不知道。想有所创新,必先有所模仿。
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要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