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张丽+11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4-12-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丽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1. 情境教学意义分析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且逻辑性强,对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各种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情境教学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2. 创设有效情境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生日相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猜想和验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然后通过验证的方式得出结论。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可以通过超市购物等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量单位。

-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可以采用对口令游戏来巩固记忆。

 3. 情境教学应用现状

尽管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导致情境与实际生活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创设的情境过于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造性使用课本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通过调整、扩展或改编等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购物中学习和理解人民币的使用。

 5. 生活情境融入教学

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是情境教学的重要方面。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平面几何图形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6. 游戏情境激发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并展开,观察其表面的特征,从而理解和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