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李婷旭11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4-12-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婷旭

                               情境教学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以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为背景,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呈现数学问题或概念,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有助于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会有恐惧感,觉得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和枯燥无味的学科。通过情境教学法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且发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学习加法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店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店主和顾客的角色。通过购买商品的过程,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运算在现实中的应用,从而建立对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同伴合作一起解决问题,通过协作和交流达到共同的目标。这种合作和沟通的过程,促使学生互相分享,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增强了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比如在解决数学难题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各自的思考和观点互相讨论,通过组内合作共同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能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改进。这种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比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自行构建各种形状。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发现形状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四)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动机,使他们成为主动学习者。比如在学习时间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自行规划和安排一天的活动时间。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概念,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